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的组织化调控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黑恶势力犯罪侦查 + 组织化调控机制 ; 参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摘要】:在当下社会解构与重构过程中,社会控制的静力系统与动力系统的自组织不适,逐渐凸现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成为黑恶势力的生发温床。在黑恶势力犯罪的侦查中,组织化调控机制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机制主要存在于公安机关内部以及与有关部门打黑、治黑的侦查协作网络之中。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ystems of social control gradually highlights many deep-seated problems and becomes the hotbed of the growth of evil for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inal activities by criminal and evil forces,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ed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mechanism mainly exists within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in the network of investig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fight against the criminal and control the crimin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8;D6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靳高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及其犯罪的事实性特征分析——关于32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案件的调研报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马红亮;;远程教育社会学的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马跃;;大众动员和积极分子政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汪娜;王聪;;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王珏;;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张云武;;当代城市居民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庆新;刘达文;娄必县;;从身份出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以某中级法院辖区陪审员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苏小聪;;专家陪审制度的职权配置与程序设计[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过渡;;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协调机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飞;;社会犯罪学中的失范理论简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罗筠;;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解决对策——以贵州瓮安县为例[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真;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心捷,刘向阳;广东2001年打击有组织犯罪理论研讨会综述[J];公安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启动的时代背景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任翠青;;从南方雪灾透视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0期
3 谭贤楚;朱力;;基于社会转型的我国政府作用定位探讨[J];商业时代;2009年09期
4 姚贵宾;;知识经济时代道德教育建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4期
5 十戈;社科院社会学所举办“社会转型中妇女的分化与发展”讨论会[J];妇女研究论丛;1992年01期
6 施松青;;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7 郭洪蔼;社会转型与价值观重建[J];发展论坛;1999年09期
8 王宗法;黄春明小说的时代特征[J];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01期
9 曹子东;社会转型与经济犯罪[J];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窦立夫;论社会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能力[J];学海;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红;龙游宇;;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时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邓慧君;;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转型相协调的关系[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5 文魁;段霞;孟祥青;闫文虎;汪朝晖;;北京国际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6 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与政府行政范式转换探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东梅;;社会心理与德育工作[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力;廖炼忠;;中国传统伦理与社会转型[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薛丹;孙慧玲;;社会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民办教育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春;警惕社会转型中的治理失效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春霞;应对社会转型挑战和谐家庭建设不可或缺[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汪行福 执笔;诊断、反抗、构想:后危机时代的出路何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党国英;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农民问题[N];学习时报;2005年
5 强世功;社会转型中法官的作用[N];法制日报;2000年
6 邓勇 易锋 (记者 邓勇);重庆投48亿元力破信访老大难[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陈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南陵[N];芜湖日报;2011年
8 记者 吴国瑛;引领上海向知识型社会转型[N];上海科技报;2004年
9 鲍宗豪;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变化[N];学习时报;2001年
10 新泰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 杨昭晖;突出四个要素 提升社会面管理水平[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6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颜佳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风;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秦秋咀;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丁艳;19世纪末美国市政腐败及其根源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韩新云;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6 盛图强;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田瑞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伦理重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侯雷;试论人的精神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海燕;立法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功能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8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2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