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重典治吏制度下的明代职务犯罪预防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27 09:26

  本文选题:明代 + 职务犯罪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摘要】:明代是一个以重典治吏为特征的朝代,明代的立法、司法和监察制度都体现了对预防官吏职务犯罪卓有成效的法律设置和制度设置。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尝试,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Abstract]:The Ming Dynasty is a dynasty characterized by a heavy code to govern officials. The legislation, judicatur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the Ming Dynasty all embody the effectiv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prevent the official duty crime. Although it has many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as a system attempt, there are many worthy of discussion and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西南科技大学;
【分类号】:D91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贾爱英;关于单位犯罪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刘亚娜,郑伟;犯罪中止形态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3 游伟,陆建红;论刑法上的“从重处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沈琪;解析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理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王方玉;环境防卫权辨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钊作俊;投放危险物质罪两个争议问题之重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方福建;论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8 于佳佳;单位犯罪刑罚体系的探究——以单位刑事责任的追究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9 吕哲;受贿罪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10 江献军,李建波;跳出贪污罪主体和客体双向背离的逻辑怪圈——论贪污罪主体应当重新界定[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继海;明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迎新;刑事诉讼理性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袁兆春;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法定特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赵丙贵;想象竞合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立威;犯罪故意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余海民;中国传统判例制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王学泽;论唐代法律对官吏的监督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梁雪冰;私企的刑法地位——以单位犯罪为视角解析私企犯罪[D];吉林大学;2004年

5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6 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D];安徽大学;2004年

7 黄文臻;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D];湘潭大学;2005年

8 韩玉蓉;论数罪并罚的司法适用及其制度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孙飞;论盗窃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祁琛云;北宋前期审刑院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星,申宏;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刘守芬,许道敏;制度反腐败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赵晓芹,苗永革;贪污贿赂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徐显明;宋云峰;;试论实现法治目标的三大基本条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4期

5 李凯;从国际反腐理念审视我国预防职务犯罪理念的重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晓峰;中国古代职官考课制度的沿革及其现代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王凯石,周芳;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朱孝清;;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9 谢海生;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5期

10 吴建军;;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继海;明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俊梅;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卫;论职务犯罪的预防[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顾伟军;论职务犯罪的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仄;;上海市犯罪学学会近日举行“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研讨会[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2 刘娟娟;;渎职侵权犯罪的现状、基本理论及控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3 许盛忠;杨烈石;华俊;;浅谈涉农干部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和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4 郑耀义;;预防专家型人才职务犯罪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5 俞步松;;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6 余思洋;;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以江西省丰城市检察院查办案件为实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7 蒋连舟;;论“村官”职务犯罪之治理[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8 陈勇;;浅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9 陈建军;;受贿型职务犯罪案件分析[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10 姚珠云;;强化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丹莹;;我市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新动向及原因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宋涛;;职务犯罪行为的特征和法制控制[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3 刘岳;;简谈加入WTO对我国职务犯罪形势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4 王方;;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近两年办理的案件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门广茹;;社会分层和多元化价值取向下职务犯罪的新趋势[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洪欣;;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现实特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刘云涛;宋伟卫;;职务犯罪预防略论[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曾奕;;浅谈招商引资中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尹东华;;重大工程领域职务犯罪的制度溯源与预防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宋献彬;马建中;;对加强洛阳烟草行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6年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剑邋兰建;城乡结合部涉农职务犯罪突出[N];检察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 江泰剑;浅析涉农职务犯罪[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 顾小芳;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情况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范跃红 张立;涉农职务犯罪四成“抱团腐败”[N];检察日报;2008年

5 记者 帅勇;“70后”“80后”职务犯罪人员增多[N];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沈雪梅;我市推广源头防范职务犯罪做法[N];南通日报;2008年

7 邓欣 振涛 志灵;浅谈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N];新乡日报;2008年

8 记者 邹伟锋 通讯员 郑巧丽;“四制度”共防职务犯罪[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9 江魁;农村职务犯罪村干部占五成[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宋伟;反腐剑指涉农职务犯罪[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志宇;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控制模式[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小燕;我国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翁连金;论防治职务犯罪的制度建设与完善[D];福州大学;2004年

4 李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职务犯罪的侦查与防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p躳,

本文编号:1941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41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