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缺陷与完善
本文选题:有组织犯罪 + 法律适用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研究是当今刑法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我国也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虽然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要从根本上研究出有效的打击对策就必须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形成原因进行透彻分析,当黑社会犯罪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已经构成威胁,当黑社会犯罪已经不再是某个国家的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在各国普遍存在,甚至不断呈现出跨国发展趋势的现象时,打击黑社会犯罪的理论与实践进展状况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关于有组织犯罪形成理论以及我国学者对黑社会犯罪成因理论的综合比较,分析阐明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成因,立足于对我国现有黑社会犯罪立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剖析我国立法层面的缺陷和法律适用的障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黑社会犯罪立法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study of organized crime of underworld nature is a key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also focusing on the nationwide special struggle to "crack down on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eliminate evil," although the crackdown on organized crimes of a triad natur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tensified. However,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study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crime, we must thoroughly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organized crime of the nature of the underworld, when the triad crime has already posed a threat to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When the underworld crime is no longer a partial problem of a country, but a phenomenon that affects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of all countries, exist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even shows a trend of trans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progres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racking down on underworld crim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formation theory of organized crime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formation theory of underworld crime by Chinese scholar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larifies the causes of underworld crim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derworld crime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e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obstacl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are analyzed,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underworld crime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嘉;我国“反黑”法律对策刍议[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赴香港、澳门考察团;香港、澳门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及检控策略[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武和平;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夏健祥;论我国当前的黑社会性质犯罪[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周浩然;浅析国内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6 徐京辉;;澳门惩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概况[J];法学家;2002年06期
7 付立华;完善我国有组织犯罪立法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肖亚麟 ,杨俊林;对当前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再认识[J];政府法制;2001年10期
9 于改之;我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J];法学论坛;2004年05期
10 王伟标,李鹏展;有组织犯罪对策理念的几个误区[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宏玉;;我国有组织犯罪状况与预测[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2 董新臣;;浅探有组织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武和平;;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4 董新臣;;浅析有组织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对策[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5 黄芸;;海峡两岸黑社会犯罪组织之成因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士心;;祖国三地“反黑”立法比较与内地“反黑”刑事实体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万毅;;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9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岳平;;犯罪学层面上的反思——黑社会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书文;反恐必须与打击有组织犯罪相结合[N];检察日报;2004年
2 晋公宣;晋城打掉三个有组织犯罪团伙[N];人民公安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晶晶 本报记者 刘金林;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N];检察日报;2009年
4 许成磊;有组织犯罪与集团性犯罪的组织性之异同[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记者 吴建友;各国议会联盟第122届大会在曼谷举行[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关清 通讯员 颜颖;国际刑警组织第十次亚太地区打击有组织犯罪专家组会议召开[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何 鹏 沈志民;评《有组织犯罪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黄立;简述有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N];人民公安报;2000年
9 李光明;25名打黑先锋破案680余起[N];法制日报;2007年
10 黄少泽;对有组织犯罪问题及警务合作的对策探讨[N];人民公安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皆清;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阮传胜;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林燕焱;财产刑适用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曾文波;洗钱罪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6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时映梅;俄罗斯“影子经济”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李汉中;恐怖主义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之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蔚然;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缺陷与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曲松涛;有组织犯罪防范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泳;转型期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分析及惩治对策[D];复旦大学;2011年
4 姚歌;中美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王志贞;广东黑社会犯罪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成;中日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健;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宋冀峰;“打黑除恶”比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伟;有组织犯罪论[D];郑州大学;2001年
10 彭峥嵘;有组织犯罪与黑市之关联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45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4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