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犯共情对攻击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
本文选题:共情 + 愤怒 ; 参考:《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犯罪预防和罪犯心理矫治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导致犯罪发生的因素方面,心理学家进行了较多研究,其中“低共情”的研究受到国外学者的青睐。国外大部分研究表明共情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在“共情影响攻击行为的内部过程”方面,相关研究不多,本文以“一般攻击性模型”和以往相关研究为基础,探讨共情对攻击行为的作用过程,并探讨这种作用过程在暴力犯和非暴力犯之间的差异性。本文以山西晋中监狱成年犯为被试,以SPSS和AMOS为研究工具对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成年犯具有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共情对攻击行为的作用受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2)共情是抑制攻击行为的重要变量,与情感性共情相比,认知性共情对攻击行为的作用更显著;(3)暴力犯与非暴力犯相比,共情、认知性共情、情感性共情水平更低,更易于被激惹,歪曲他人意图的可能性更高,攻击性也更强;(4)“一般攻击性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共情对攻击行为的作用过程,且暴力犯和非暴力犯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结构方程的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情类型对不同性质攻击行为的作用过程上,暴力犯和非暴力犯之间存在差异。对非暴力犯而言,情感性共情对预谋性攻击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认知性共情对冲动性攻击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上述两种过程均不受愤怒情绪和敌意认知的中介影响;对暴力犯而言,情感性共情仅对预谋性攻击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认知性共情对冲动性攻击的预测作用受愤怒情绪和敌意认知的中介影响。
[Abstract]:Crime pre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 of criminal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Psychologists have carried out more studies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crime, among which the study of "low empathy" has been favored by foreign scholars. Most studies abroad show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mpath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internal process of empathy affecting aggressive behavior.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and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effect of empathy on aggress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olent and non-violent offend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adult prisoners of Shanxi Jinzhong prison as subjects, and uses SPSS and Amos as the research tools to verify and explore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ult prisoners have lower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Empathy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o restrain aggressive behavior. Compared with emotional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ttacking behavior. Cognitive empathy, affective empathy is lower, more easily provoked, more likely to distort the intention of others, and more aggressive. 4)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better explains the effect of empathy on aggressive behavio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iolent and non-violent offenders. The results of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iolent and non-violent offend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ffect of empathy types on different types of aggression. For non-violent offenders, affective empathy has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premeditated aggression, cognitive empathy has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impulsive aggression, and neither of the above two processes is affected by the intermediary of anger and hostile cognition. For violent offenders, affective empathy has a direct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premeditated aggression, and cognitive empathy on impulsive aggress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mediators of anger and hostile cogni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定险峰;易晓明;;群体灾难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2 弗郎西斯科·姆诺兹·孔德;郭世杰;;正当化与免责之间的界限——以假想的自我防卫为例[J];河北法学;2011年08期
3 ;养生卡片[J];分忧;2011年03期
4 王志合;朱振勇;;攻击性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J];汽车运用;2011年06期
5 张若龙;;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3期
6 王莉莉;;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读方志敏烈士《狱中纪实》有感[J];前线;2011年08期
7 李安;;从交通肇事到故意杀人转化的心理历程分析——大学生药家鑫杀人犯罪心理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8 于毅;;巡逻犬使用的战术理念与运用[J];中国工作犬业;2011年06期
9 任延涛;;群体事件中的群际行为因素分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越;郭丰;;美网络战略首提主动防御 我需关注网络战备升级风险[J];世界电信;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燕;屈勇刚;周红;向春和;刘秀霞;刘星亮;廖和荣;;斗鸡的攻击行为观测及行为谱编制研究初探[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玉祥;张腊英;;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调查分析[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5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王益文;张文新;;发展心理学幼儿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郭瑞丽;薛燕;郭新新;;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中后期攻击行为发展趋势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龙彬;陈美娟;宋立升;高哲石;;痴呆病人攻击行为与抑郁等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书评人 杨吉;做商业要有“共情思维”[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唐安平;被动——攻击行为 心理扭曲的反映[N];健康报;2003年
3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孟为;网络黑客攻击行为明显趋利化[N];北京日报;2007年
6 陈燕琳;怎样矫正孩子攻击行为[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魏陈静;本我太强烈易形成反社会人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何秋红 赵琳;让人际关系更和谐[N];湖北日报;2005年
9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王虎邋吴凡;政务网站安全不容忽视[N];金融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锋;5-HT和MAOA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联性及营养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肖敏;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博;基于IPv6环境的网络安全检测与Phishing防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9 马琳茹;网络安全告警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敬华;成人犯共情对攻击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安;工读生冲突责任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陈立民;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姚利;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胜达;武术的技击性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查抒佚;儿童气质和关系攻击行为对受欢迎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慧丽;雄激素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玉红;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D];聊城大学;2007年
9 张秀R,
本文编号:2006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0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