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跨区域衔接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社区矫正 + 治理思维 ; 参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社区矫正的跨区域衔接是社区矫正规范创制初期应生的问题。社区矫正跨区域衔接的实践形态有三种:户籍地宽松型、功利式严格型和调控式宽严相济型,三种形态隐含着行政权力思维、计划经济思维和市场经济思维等三种社会治理思维。"批准+通知"的跨区域社区矫正衔接范式带来了外省籍人员不执行社区矫正的负面效应。建构社区矫正的跨区域制度,应采取透镜原理,围绕犯罪人矫正和社区安全的双重原则,建立"2+1"三地原则、双变更机制以及省市两级司法行政协调机制。
[Abstract]:The cross-regional connec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is a problem that should be born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norm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ractical forms of cross-regional convergenc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loos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rict utilitarian and strict adjustment and control, which implies the thinking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Planned economy thinking and market economy thinking three kinds of social governance thinking. The cross-regional community correction cohesion paradigm of approval notice has brought about negative effects of non-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by mainlanders. To construct the cross-regional system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we should adopt the principle of lens, revolve around the dou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correction and community safety,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21" and three places, the mechanism of double change and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at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s.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
【基金】: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资助项目(CQJCY2015B12)
【分类号】:D9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晨强;;关于矿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海啸;鄢彩国;;福田模式保障社区安全[J];人民论坛;2009年17期
3 卢肖文;从文明小区走向文明社区[J];党政论坛;1998年03期
4 高昌礼;大力加强城市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J];求是;2000年08期
5 崔树义;论社区发展的人本原则[J];发展论坛;2001年07期
6 李亿龙;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社区建设[J];学习导报;2001年06期
7 李云;对青海西部社区建设的几点认识[J];攀登;2004年02期
8 林泉 ,王波;百步亭:打造文明社区品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10期
9 刘建宏;文明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10 董爱荣;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英楠;赵鹏霞;高星;;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富山;;试述安全文化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罗英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打牢和谐社会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峗;;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市社区发展研究会等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何芬;;社区建设应“里仁为美”——论和谐社会里的道德社区建设[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阎国云;;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中的信息链管理[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学宗;;遵义市“四民社区”建设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8 ;广州市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报告[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峻崎;;伤害干预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丽;;创建安全社区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辉 通讯员 王一钦 刘亮 苗梅兰;和谐社区:百姓的美丽家园[N];保定日报;2007年
2 韦一;社区安全的隐患与防范[N];中国老年报;2007年
3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员会副秘书长 庞建辉;润物无声 共奏社区和谐[N];南宁日报;2007年
4 记者 谢辉 通讯员 李娜;新世纪社区安全稳定工作求突破[N];保定日报;2008年
5 史俊梅;阳光社区做好节前社区安全稳定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6 调宣邋 章梅;社区在居民心中越来越重要[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向群 文亮;自治州“平安建设年”宣讲团走进社区[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8 裴文;社区安全评估有了新“指标”[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蔡振舟;小社区 大舞台[N];北海日报;2011年
10 车韵飞;四川绵阳铁牛街社区:增强群众归属感[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莉莉;社区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忠怀;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艳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传媒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马瑞新;基于粒子群的网络社区动态角色挖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书高;社区矫正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余彩霞;公共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有效运转的基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严娜;公司带社区:“村忙居”社区权力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宝峰;动迁安置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邱峰;苏州新型社区治理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郁新华;安置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颖;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晓华;泰安市民政局村民自治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9 方一淼;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范江浩;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缺陷及其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16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1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