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与思考
本文选题:群体性事件 + 处理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摘要】: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其特有的内涵和性质,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动预防,妥善处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Abstract]: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ass incidents. Under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e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its unique connotation and nature, adhere to correct principles, use flexible and diverse method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event, properly handle,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省权;;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探究[J];公安研究;2007年09期
2 张军;;涉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金旺;王韬钦;;我国群体性事件组织结构与有关处置策略之探究[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4 郭学芹;;对新时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周依苒;;浅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方法[J];湘潮(下半月);2011年04期
6 刘海中;;群体性事件现场管理的策略与方法[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黄伟强;;群体性事件中警力整合战术研究[J];政法学刊;2011年03期
8 郭锐;宋丽红;;大众传媒与群体性事件处理:作用及功能[J];长江论坛;2010年01期
9 李伟;谷鹏远;田震;;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10 王旭;论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减缓和稳妥处置[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泽鹏;;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防范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系统升级[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我市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涉访群体性事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桂平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民革市委提出14条对策建议[N];常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Kapukotuwa Mudiyanselage Alexander(阿里克);博物馆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姜松荣;“第四条原则——设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付强;单个银行失败的预测与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黄杜;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文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角色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7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1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