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犯罪学思想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the complicated and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it was precisely the emancipation of ideology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that laid a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n particular, the discussion of crime by the pre-Qin scholars has become the direct theoretical source of Xunzi's criminological thought. Xunzi's exposition on crime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rime cause and crime prevention. Xunzi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exual evil", which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constructs its criminal though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t. Xunzi believes that crime is not determined by a single factor, bu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In contrast, crime prevention can not only focus on one aspect, but also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ulti-pronged,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ea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rime prevention. Xun 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s relatively perfect in ancient Chinese criminology, so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thought of each era, we can see the influence trace of Xun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n addition, Xunzi's criminological thought still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even in modern times, so it is worth studying. To learn from. The crime problem that our country faces is quite serious, the crime is high, the crime rate is rising constantly, the effect of the various crime prevention means that we use is not very obvi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eek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methods to solve the serious crime problem.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current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 our country are imported from the West and there are very few local things, the related ideas of our ancient scholars are not only rich in content and profound in thought,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y are something native to grow. More in line with our thinking and behavior habits,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crime. Xun Zi's criminology thought is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in our country's criminology thought, therefore mor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东民;;行非所学 背弃师门——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蔡世晶;;浅析荀子的礼法思[J];学理论;2011年23期
3 庄吟茜;;荀子与西方哲人的对话[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4 曹文彪;;荀子的儒论绎义[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Z1期
5 余多星;;荀子的名称约定俗成说思想评析——兼论与因果历史命名理论的融合[J];理论界;2011年07期
6 余博汝;刘杨;;论中西法治思想的差异及其当代启示——以荀子和西塞罗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谭绍江;;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杨国荣;;中国传统“公”、“正”、“公正”观念的析义和扬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9 赵秉志;袁彬;;穿越历史的犯罪史学研究——评吴宗宪教授的《西方犯罪学史》[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8期
10 张军才;;品“学”[J];民主;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雄;;荀子的正名论[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2 泓峻;;从“人性恶”这一前提看荀子礼教思想的人本主义内涵——兼谈荀子与弗罗依德思想逻辑的相通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吾敬东;;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叶舟;;荀子人学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石——兼评荀子的人性学说[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程二行;;荀子的名学理论及其“用名三惑”通诂[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陈德安;;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焦杨;;从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体系看荀子的学习理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孙中原;;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不是诡辩[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京红 通讯员 苏晓峰 滕宁;举办荀子文化高层论坛[N];临汾日报;2008年
2 陈中浙;荀子“开源节流”思想的现代意义[N];学习时报;2008年
3 记者 柏东丽;山西师范大学荀子学院正式成立[N];临汾日报;2009年
4 山西师范大学 张焕君;荀子与晋学[N];光明日报;2009年
5 马志超;创新研讨模式 弘扬荀子文化[N];山西日报;2009年
6 郭志清 王焕伟;创新激活荀子故里 文化振兴千年古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N];中国水利报;2010年
8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N];中国水利报;2010年
9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N];中国水利报;2010年
10 靳怀X>;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N];中国水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2 乔安水;荀子礼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5 储昭华;明分之道[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廉清;荀子荣辱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铮;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楷;荀子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彭岁枫;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永光;荀子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刚林;论荀子《乐论》的音乐美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良;荀子的理想人格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罗丽平;荀子礼法思想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7 段丽丽;荀子“仁本礼用”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玉良;荀子理想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房登科;礼法同行天下治[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9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16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