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与化解
发布时间:2018-11-08 08:19
【摘要】:我国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逐步产生并且快速发展起来的,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与市民化同时进行的,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都转变为了城市市民,而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在转移的过程中转变为城市市民,他们虽然在职业上实现了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但是身份上依然是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身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缓慢制约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最终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障碍,正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制约,我国农民工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权益,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成为“二等公民”。由户籍制度导致的农民工就业的劣势,社会保障的缺失,文化技能的不足对自身的市民化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要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就必须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 本文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我国农民工群体的由来和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民工群体现在已经十分庞大,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存在,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沉淀为城市市民;其次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现状,就目前来说,国内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学术著作还很少,主要是以论文或期刊的形式,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国外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对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借鉴;再次,对本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户籍制度的涵义,农民工的涵义,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 第二章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其分析。第一部分是对农民工现状的分析,主要在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技能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目前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第二部分是对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分析,首先就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来说,大多数的农民工愿意脱离农村转变为城市市民,其次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利条件,最后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和弊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在初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质上一种限制公民自由流动的制度,为我国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介绍了户籍制度的弊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对户籍制度的渐进式的改革就目前来说还称不上是一次彻底的、成功的改革,在改革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户籍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技能培训三个方面的制约,正是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我国农民工在上述三个方面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制约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并分析了户籍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不利影响;第二部分是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制约的化解,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农民工就业的劣势,社会保障的缺失,文化技能的不足用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412.6;D631.42
本文编号:231790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412.6;D631.4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枫;四川省某高校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夏正;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7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31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