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思考
[Abstract]: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floating scale, 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our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In view of these new situations, we have carried out in-depth thinking on new issues. We believe that only by fostering inclusive and open modern urban culture, perfec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novating working mechanisms,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and increas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 Only then can 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be done well.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分类号】:D631.4;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慈勤英,李芬;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弱势地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立华;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敏;胡韬;周小兰;乔寿阁;;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演进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3 毛迎春;;对民工子女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08期
4 李芬,慈勤英;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分析——结构二重性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3年12期
5 李荣华;兰州城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11期
6 庞翠明;谁来照看孩子——从“托教”中探析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需求[J];社会;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代燕春;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鲁小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责任主体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亨贞;生存在城乡“夹缝”中的孩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赵向利;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王平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及保障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霍霖霞;天津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指导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婉;文敏;;城市化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2 刘谦;赵华鑫;;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的基本模式和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郑蓉;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陶向龙;对流动人口管理、教育、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郑蓉;杭州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王玉聪;;我区流动人口现状与管理的转型[J];才智;2010年04期
7 李博;;贯彻十七大精神 创新计生工作[J];先锋队;2008年11期
8 彭希哲;有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理论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9 叶健夫,彭启鹏,黄春红,刘建民,钟作勇;广东流动人口问题研究[J];统计与预测;2003年03期
10 李建璋;;流动人口别样的生存方式[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艳;;广东省流动人口浅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苗瑞凤;;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蔡蓉;方晓义;;流动人口主观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颐;;流动人口实际生育规模与人口控制——基于厦门市与全国外出打工人口调查样本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永浮;周成虎;鲁奇;;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预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德;朱查松;;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集聚的消极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杜瑜;王传胜;樊杰;;外部性作用下广东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耀方;方晓义;熊青;李晓铭;;流动人口歧视意识的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郑利;;西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初探[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陈少君;戴新民;李顺来;纪红;;流动人口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对武汉市汉正街流动人口的性剖析[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杞绍海;禄丰县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措施[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通讯员 张美琴 记者 骆战红;玉环——推行流动人口计生双向协作管理[N];台州日报;2008年
3 慕川;同城·同爱[N];徐州日报;2008年
4 席波 崔丙申;鹤壁“温暖工程”惠及流动人口[N];中国特产报;2008年
5 江苏省无锡市人口计生委;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N];中国人口报;2008年
6 通讯员 杨立强 特约记者 钱宪庚;有人管事 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凉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郑宏元;凉州区人口计生局多措并举温暖返乡人[N];武威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刘新华;阿克陶县多措提升城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N];克孜勒苏报;2009年
9 陈楠半;临夏市城南办五措并举服务流动人口[N];民族日报;2009年
10 柴振国;十一团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N];兵团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任振宇;中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10 金小桃;战略管理视角中的人口发展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蕾;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邬友;牧区城镇流动人口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全芳;流动人口行为变异及其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路;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5 方志;两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薇;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分析[D];南开大学;2008年
7 徐丽娟;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的代际生育意愿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文哲;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云娜;基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流动人口就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韦小丽;福建省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分类分区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8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33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