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看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o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social structur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people's ideology are all rapidly changing. At the same time, while solving some social contradictions formed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re have also been many new social problems. Organized crime of triad nature is one of these problems,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eriously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unity of our society, if let its development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urb organized crime of a triad nature.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聂慧敏;汪清;;借鉴孟子仁政思想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晶;解立;;论犯罪的认识与评价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青,许富宏;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吴树新;;和谐社会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郝楠;;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余靖;;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社会交往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龙;;整合与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心理问题及再社会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舒联众;;我国当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4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吴立忠;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翼;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万果;辽宁省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提升路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翼;“80后”青年离婚现象的道德拷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陈亭亭;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分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德毅;;对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昌荣;;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防控[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钟晓玲;;恶性势力犯罪之我见[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石一清;;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办工作探讨[J];公安研究;2010年09期
6 罗利;;涉黑刑事犯罪中的部分法律适用问题初探[J];中国检察官;2010年23期
7 张坤远;马江领;;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学思考——以“重庆打黑”行动为切入点[J];人民检察;2010年21期
8 陈俊红;;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点[J];现代商业;2009年36期
9 李东山;;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反思[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朱本欣;梁健;;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司法认定[J];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章亮;;用“三个代表”思想实现转型期价值失衡的调控[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黄力之;;从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看转型期的价值冲突[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4 程群;;地质勘查单位转型期科学发展问题探讨[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昌国;;对转型期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吴贵钧;包建军;;转型期我国固网运营商营销再造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许险峰;温春阳;;转型期城市更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点看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纯;;从迁居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纯;;迁居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赵晓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网络时代,呼唤突发事件报道步入转型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兴祥;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许彬玲;儿童学美术须过好转型期[N];潮州日报;2008年
3 刘洪波;“涨价经济学”是一回事,“涨价社会学”是另一回事[N];财经时报;2007年
4 媒体人 柳五;提升权利保护阻遏暴力泛化[N];东莞日报;2010年
5 ;尹同跃:自主汽车品牌进入五年转型期[N];北京商报;2011年
6 赵越英;企业战略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N];临汾日报;2011年
7 樊鹏程;解决转型期的银企矛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凌锋;直面问题才能执著前行[N];法制日报;2011年
9 郑杭生;编写高质量的社会学基础教材[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北京圣力德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于家琨;转型期营销体系的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张喜田;论转型期小说“人”的发现[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兴罗;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广振;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潘洪阳;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汪红梅;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蔚;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强;转型期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爱吾;从拮抗到互动:转型期人际关系论[D];湘潭大学;2001年
3 何小林;转型期传统居住空间更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黄新伟;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刘希;论新世纪小说中的转型期乡村女性形象[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红军;转型期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王海生;论转型期我国政府与文化市场建设[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怡;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肖柯;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彦臻;转型期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40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4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