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抑或僭越——“伯克利观察法”视角下的中国二元户籍制度改革
[Abstract]:The structural changes derived from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social system. Among them, the sound of abolishing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aroused the most extensive concer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break the original analytical framework, with a more rational analytical path-Berkeley observat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 Berkeley observation provides a ecological and r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with the mission of responding to the re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傅勇;户籍改革宜渐进有序——与主张全面取消者商榷[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2 韦伟,傅勇;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流动模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运策;陪审制度的基础性价值论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王秀芝;尹继东;;中国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3 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性质辨析[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4 万毅;林喜芬;;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帝王"原则:程序法定原则重述[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5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6 杨解君;论行政法概念的哲学视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安异,毛卉;论审判的自治与控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吕忠梅,鄢斌;论经济法的程序理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庞凌;法院政治功能的学理疏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陈金钊;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朱春霞;论信息公开[D];复旦大学;2005年
3 翁有为;从专员区公署制到地区行署制的法制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艾青;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6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7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8 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曾友祥;刑事诉讼价值平衡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峰;公用企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学辉;关于建立我国统一知识产权上诉法院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中亚;我国农民增收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06年
4 程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化;试论中国近代典权制度的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叶静;论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排除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闫劲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审判公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龚晓s,
本文编号:2470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7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