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善治视角下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7 12:55
【摘要】: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同时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与网络密切相关,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矛盾焦点问题通过网络传播迅速蔓延,引起众多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在情绪上的共鸣。他们自发或有组织地在互联网上成规模地集中,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网络途径针对某一矛盾焦点问题表达态度和看法,以求达到利益诉求、宣泄情感的目的,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然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是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手段都无法实现的,这些无法预知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常常会在短时间内给社会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成为了中国社会风险的信号。以网络为策源地形成的新的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尤其是政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这种井喷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引起了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政府在治理这一新的社会问题时常常由于认识不足、手段滞后等因素导致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笔者据此提出“善治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这一论题,基于善治理论这一最新的公共管理的理论范式,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入手,展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效应和原因分析,进而探索出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善治理论为支撑,围绕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对策展开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部分是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支撑,主要包括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特点的归纳以及对善治理论基本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了论文的三大理论基础:网络治理理论、政治参与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对这一系列概念的明确和对三大理论的进一步分析,为之后在善治视角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对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三个典型事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双重效应已经原因进行分析,还原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 第四部分是基于善治理论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对策,是本文的落脚点。作者参照上一张的成因分析,分为从网民、政府、媒体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实现善治的治理机制。必须对三者进行责任划分,形成多元化的治理方案,实现合作治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唐逢九;;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电子政务;2011年11期

3 李璐璐;王殿华;;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辨析[J];电子政务;2013年05期

5 张磊;罗思洁;于洋航;;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4期

6 梁俊山;;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状况[J];党政论坛;2013年03期

7 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效用[J];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8 胡政;罗维;;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9 陈伟扬;陈秀招;;善治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J];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10 黄建宏;肖显富;;社会冲突理论启示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老区建设;200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节春;善治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1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71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