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中国古代基层乡村治安主体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9-07-26 08:22
【摘要】:当前治安史研究侧重设在城市的国家治安主体而忽视历代基层乡村治安主体。根据国家治安主体和社会治安主体的二分法,中国古代基层乡村治安主体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秦汉魏晋以国家治安主体为主;南北朝隋唐国家治安主体衰落;宋元明清以社会治安主体为主。其演变呈现三个趋势:从以国家治安主体为主向以社会治安主体为主转变;从利用国家资源为主向利用社会资源为主转变;强制社会组织承担治安义务的程度越来越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ecurity focuses on the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subject in the city while neglecting the grass-roots rural public security subject in the past dynasties. According to the dichotomous method of the subject of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and the subject of social security, the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of rural public secur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ancient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main body of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in Qin,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decline of the subject of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security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s evolution shows three trends: from the main body of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to the subject of social security; from the use of national resources to the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the degree of forc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undertake public security obligations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基金】:2007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科研项目“从历史角度释读当代农村警务战略”(项目编号:07SK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宫志刚;;治安秩序结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宫志刚;治安本质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李交发;论古代中国家族司法[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4 王伟凯;;试论明代的巡检司[J];史学月刊;2006年03期

5 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本谦;;法律控制的成本分析——以对通奸和黄色短信的法律控制为例[J];现代法学;2007年05期

2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韩秀桃;民国时期兼理司法制度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绍滨;北洋政府平政院述论[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6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张新光;新时期村干部报酬问题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牛杰;;宋代好讼之风产生原因再思考——以乡村司法机制为中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刁培俊;;20世纪宋朝职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华莹;刘道胜;;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艳茹;;交易费用与管制型制度体系的演变:以明清王朝为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晓卉;;宋代以前“博士”流变考释[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梁一群;;黄宗羲关于社会和谐的政治构想——《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解读[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7 李永良;;河西汉简的发掘与研究[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车文明;;对宋元明清民间祭祀组织“社”与“会”的初步考察[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5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D];郑州大学;2001年

9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继红;初盛唐干谒诗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国忠;从世袭到流动:中国上古时期等级制度演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董同会;酷刑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中晚唐时期司法制度之变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高仁宝;唐朝违法审判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6 吴红艳;我国古代担保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7 李锦顺;农村乡级政府行为失范和农民利益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9 余清良;明代福建地区基层乡治组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文慧科;杜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宫志刚;治安本质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宫志刚;;治安秩序结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4 梁根林;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J];中外法学;1999年03期

5 范金民;明清江南重赋问题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新淮;论中国古代侦查制度的演变[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卜安淳;从《水浒传》看古代中国社会的犯罪[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3 武伯欣;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应用概览[J];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吴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法移民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杨凤琴;王洋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管理理论研究[J];学理论;2011年12期

6 郭翔;中国毒品问题及对策研究[J];政法学刊;1997年04期

7 肖建国;新世纪中国犯罪学研究的发展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韩国权;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9 李培刚;中美警方刑侦工作若干情形的粗略比较[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10 孙超;刘鹏;;论中国的网络警察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机制建设[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李媛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警务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3 胡世云;当代中国非法移民及其管理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焦国强;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9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19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