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还是要求合作
[Abstract]: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no direct conflict of interest" have attracted the clos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the argument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conflict of interest" towards confrontation or cooperation.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confrontation without direct conflict of interest do not exist and can only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premise of integrating political resources, China should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eliminate some unstabl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solve the event of "no direct conflict of interest".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政治稳定与‘无直接利益冲突’化解研究”(2011BZZ001)
【分类号】:D631.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庆;董宏胜;;论沈从文的理性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董明伟;社区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社区意识的培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晓欣;;简论公私伦理冲突的现实性维度——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市民社会理论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李艳红;张秀华;王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张鸷远;李龙海;;试论市民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刘继同;冯喜良;;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骐;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邓万春;;“商居分离”:社区重建的另一种模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郎晓波;;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顺富;;论湖南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群体的管理机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姬亚平;李建科;;社会行政法生成的进路话语[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于国旦;;论少年司法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于国旦;高巍菁;;论少年司法制度[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金冠军;郑涵;龙锦;;上海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对策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慧;我国环境NGO的发展与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崔云莺;我国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晓军;广西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梁启俊;传统仁爱思想与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市民道德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曲鹤;中美慈善事业比较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家晖;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明;周怀逸;;“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探究与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顾绍梅;;“无直接利益冲突”处置泛政治化的因素[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唐晓嵩;;治理理论对我国保安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保安;2009年10期
4 包心鉴;政治文明与公安法制现代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李莉;陈秀峰;;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社团组织功能浅析[J];学习与实践;2009年02期
6 谭隽华;;浅议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7 王学俭;张智;;群体性事件与公民社会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爱军;;群体性事件概念之名实辨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国治;王浩;;论流动人口犯罪的治理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崔照亮;安图:基层一线警力达85%[N];人民公安报;2006年
2 振安区副区长兼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华;为发展提供优质软环境[N];丹东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艳新;明明白白换新身份证[N];大连日报;2006年
4 曾金华 赵尚举;文山州将与北大共同研究实践政府消防职能[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5 肖兴文 巫沁;综合典型案例整顿作风[N];人民公安报;2003年
6 本报评论员 郭凯;“人口居住登记”取代户籍制条件已成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侠;基于参与者行为的群体性事件事前控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殷金龙;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与预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5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2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