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向左、向右或向前:批判性进步犯罪学的现代展望

发布时间:2019-09-19 10:18
【摘要】:在批判学中,后现代主义、后基础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和新犯罪学法,都对犯罪学的发展产生影响,但女权主义者犯罪学是个例外,其坚持参与主流社会运动,以至参与到后基础主义所摆出的理论挑战行动中。而后基础主义者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开拓批判的新空间,产生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的团结力量,其挑战传统犯罪学的观点揭示了权力的某种运作形式,甚至从既估量消极后果又估量能动作用的方式上去理解权力,从而形成了权力运行方式的多样性并提供了正确的鉴别方法。犯罪学的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也与政治有关,甚至包括文化对其的影响,尤其是一个进步的犯罪学不可能不与民主、公正、人权有关。
【作者单位】: 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恩·莫里森;刘仁文;;在后现代主义中建构犯罪学理论[J];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叶从容;;从同一美学看当代文坛警察形象[J];政法学刊;2011年03期

3 李晓明;朱颖;赫尔曼·史漫丁格;朱莉亚·R·史温丁格;米歇尔·J·林奇;;从伯克利犯罪学派看美国的国家政治*[J];政治与法律;2008年04期

4 普拉蒂·约翰;李晓明;王小燕;;批判犯罪学与刑罚性社会——一些新的“社会控制视觉”[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3期

5 康均心;;现代化历程与大历史犯罪观——李锡海新著《现代化与犯罪研究》评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李公明;;消费时代的后犯罪观与社会博弈[J];读书;2007年06期

7 齐岩军;;构筑抑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文化屏障[J];福建法学;2005年03期

8 Hans Joachim Schneider,赵宝成;比较犯罪学:目的、方法与结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4期

9 贾云;;论儿童观的范式转型——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儿童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琼琼;;《时时刻刻》:解读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层危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济坤;;批判犯罪学评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赫尔曼·史温丁格;朱莉娅·R.史温丁格;米歇尔·J.林奇;李晓明;朱颖;;美国的批判犯罪学与后现代的挑战[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宁;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8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38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