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基于案例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处置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1 12:27
【摘要】:近年来,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贵州瓮安事件、陕西府谷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 我国群体性事件在2005年曾一度呈下降趋势,但从2006年起又开始上升,2006年全国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6万余起,2007年上升至8万余起。受全球金融危机、失业率激增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面临着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危险。 为什么我们国家近年来会频繁地出现这么多重大群体性事件呢?本论文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群体性标本事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在开放式登录中,列出15个概念——因决策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官僚主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关联式登录中,在上述概念之间找到了一些联系,在十个主要类属下面将这些概念连接起来:拆迁征地中的不安定因素,自然资源权属纠纷中的不安定因素…;最后,在所有的类属和类属关系都建立起来以后,在核心式登录的过程中将核心类属定为“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转型期各方利益博弈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对原始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后,论文建立了两个扎根理论:1)利益博弈是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2)群体性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我国群体性事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它发挥出正面功能。 对于这些群体性事件,我们又该如何辩证地加以看待呢?本论文从社会冲突的视角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得出群体性事件也具有一定的正面功能:群体性事件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安全阀”作用:群体性事件可以宣泄社会压力、“放大镜”作用:群体性事件有助于问题暴露和工作改进、有助于建立健全社会自我调节机制。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论文最后提出处置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红印;;国外“群体性事件”的经验与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0年05期

2 周钧;;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与治理路径[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赵梦霞;;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防控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4 师索;;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5 金延卓;;我国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6 蒋昌庆;蒯贤魏;;群体性事件的冲突化解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7 何麟;;转型社会的风险信号——群体性事件的冲突性质及处置新思维[J];网络财富;2009年06期

8 朱力;;警惕群体事件的标靶转移效应[J];人民论坛;2009年13期

9 崔立英;迟兴爽;郭培芬;吴会霞;李晓娜;;完善对话协商机制 妥善化解社会冲突——快速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对话协商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6期

10 陈为;;大力实施维稳三级预警 不断提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水平[J];公安教育;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杨瑶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廷彦;;东北区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转型性成因[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琛;张朝辉;;关于转型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6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系统升级[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我市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涉访群体性事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桂平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民革市委提出14条对策建议[N];常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叶海;西部地区社会冲突事件报道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杜;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文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角色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岳滨;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治方略探索[D];天津大学;2010年

4 郑焱;转型期我国农民群体性事件成因及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麒宏;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D];河南大学;2011年

6 段彪永;群体性事件的犯罪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樊振华;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杨勇;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与法律控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温世红;群体性事件与党的执政理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编号:2571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71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