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2 00:42
【摘要】: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规定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主体、负责发现非法证据的部门及内部工作流程、公安机关负责人认定非法证据情况的程序、相关的救济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明确。由公安机关适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确实存在阻力多、动力小的问题,基于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特征,我们不宜在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中引入过多的对抗因素来促进非法证据的排除。其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构建应当突出侦查活动的固有规律,立足于侦查程序内部的单向排除模式,简化排除程序设计,贯彻及时排除原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光升;;公安机关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建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亢晶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下公安机关的角色实现[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周欣;;公安机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及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樊崇义;吴光升;;审前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文本解读与制度展望[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11期
5 徐清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6 李欣;;侦审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侦查预审制度调整与运行状况的考察[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玲;;公安机关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2 李米龙;;浅议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举措[J];法制博览;2017年20期
3 黄,
本文编号:257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7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