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6:42
【摘要】: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是新生代民警对公安工作乃至公安事业的肯定性理解、评价、自信与坚守,是新生代民警促进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决定着新生代民警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新生代民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出生,且深受相关政策所引发的社会变化影响的当代青年民警,是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公安工作的生力军,其职业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的精神状态,影响到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进而关系到公安机关职责使命的达成。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中央明确指出了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这一公安队伍建设的总方向,各地公安机关正在积极研究以强化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促进公安队伍战斗力生成的具体机制。在此背景下,摸清新生代民警的职业认同现状,探索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形成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的对策与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以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研究为选题,在梳理警察职业认同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以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认同理论和职业锚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和半结构化访谈为补充的方式,分析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前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各维度上的得分并不均匀,各维度平均值大小排序为职业规范遵守效能职业价值自我调节效能职业情感职业权益。第二,不同社会人口特征的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来说,女性的、年长的、非独生子女的、已婚的、从警年限久的、学历水平高的、工资收入水平高以及单位地点为城镇的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水平整体上更高,不同层次毕业院校的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差异。第三,新生代民警的职业认同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塑造。其中,工资收入是对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影响最显著因素。工资收入越高,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越高;年龄、从警年限对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没有显著性影响;单位地点属性对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具有复杂影响,单位地点在市区的新生代民警职业权益低于县城和城郊的新生代民警,然而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规范遵守效能上单位地点在市区的新生代民警都高于单位地点在县城和城郊的新生代民警。本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作为补充,对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建立了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路径模型:首先,工资收入在微观层面通过满足新生代民警层次需求,进而提升职业认同;年龄和从警年限通过工资收入来影响职业认同感。其次,单位地点属性在微观层面通过满足新生代民警组织文化需求、社会认同需求和职业发展定位,进而提升职业认同。并进一步提出提升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水平的策略和路径。
【图文】:

分布图,职业认同,民警,新生代


图 5-1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得分分布图表 5-2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得分分布表指标 平均数 N 最大值 最小值 峰度 偏斜度数值 3.215 350 4.77 1.62 -0.733 -0.041通过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严谨细致的统计分析后,按照各维度的得分情况,了解当前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本研究按照 likert5 点记分法,在每一项最高分为 5 分的前提下,平均分有且只有高于 3 分,才能认定职业认同水平普遍较高,,反之,则认为职业认同水平较低。本研究对 350 份有效数据进行平均数(M)和标准差(SD)统计,得到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5-3。表 5-3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各维度水平表职业价值 职业权益 职业情感自我调节效能职业规范遵守效能职业认同

分布图,职业认同,民警,新生代


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自我调节效能、职业规范遵守效能得分均在 3 分以上,有且只有职业权益均值得分在 3 分以下。通过下图条形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职业认同各个维度的差异性,如图5-2 所示:图 5-2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情况分布图通过上图 5-2 所示,对五个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各因子平均值大小依次为职业规范遵守效能>职业价值>自我调节效能>职业情感>职业权益,职业规范遵守效能分值最高(M=3.635,SD=0.795),这表明新生代民警在执法规范化方面做得比较不错,在执法过程中角色定位清晰、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强。而职业权益维度分值最低(M=2.736,SD=0.835),说明当前在新生代民警职业权益保障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5.3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在社会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本部分主要是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来探析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及各个维度在社会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5.3.1 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在性别方面的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恩格;王雅倩;;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及对策[J];特立学刊;2012年01期

2 王安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傅君英;;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4 朱方方;;民办高校不同专业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现状、问题与方法[J];亚太教育;2019年06期

5 肖述剑;;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在机理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02期

6 柴林;;“专业相关度”引领下高职院校“职业认同”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年02期

7 郑燕;;编辑的职业认同及其培养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年15期

8 刘雷;温馨;张雪;贺彬;;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及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年02期

9 杨燕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05期

10 任纪象;;强化文职教员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J];政工学刊;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瑞超;李晔;吴佩君;张宏伟;;中小学教师内隐与外显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赵斌;李丽萍;;我国护士职业认同研究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宋竹芳;曹妍雪;李树民;;自我职业认同、情绪劳动对导游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A];2018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许娟;;树职业认同 塑师表形象 提专业技能——谈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三个关键要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何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年

6 孙利;;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毛雪莹;周宗奎;谢笑春;;免费师范生价值观、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张莉琴;王梦阳;海洁;宫政;;民汉合校单、双语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9 王雪;;一个新手型研究者的感悟——“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学习与教学观念转变[A];当代教育评论2016(第3辑)[C];2016年

10 金明珠;樊富珉;;研究型高校教师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州大学教授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朱永新;职业认同的助推器,专业发展的加油站[N];中国教师报;2018年

2 汤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外调适能否提高医生职业认同度[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林红 胡今阳 王翊君;“家”中的“外人”:保姆职业认同探析[N];中国妇女报;2019年

4 记者 谢臻;缓解护士压力 提高职业认同[N];联合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宗河;增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李红辉;东莞 提升法官职业认同度[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宋映泉;有成就感才会有职业认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武樱;老师,你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王升 赵双玉;教学艺术使教师职业更加美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石玫 江苏省张家港第八中学;自信源于卓越与独立[N];中国教师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潘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丁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刘世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刘云娥;护士对老年人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朱伏平;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东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煦;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万青;新生代民警职业认同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3 易强文;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敏;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5 张黎;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6 周春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7 宋薇;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8 熊婷;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9 闫鹏丞;河南省基层排球训练教练员职业认同调查和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10 林小锋;酒店员工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623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623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