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6-20 11:31
【摘要】: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沈阳8个城市25岁以下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当前我国整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流动青少年中侵犯财物类犯罪的比例更高。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就业、权益保护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流动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应在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加强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增强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陈卫东;;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1期

2 杨建华;钟其;;浙江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评估[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胡年珊;;个别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体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廉花睿;;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5 罗锋;;家庭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J];学习与探索;1981年04期

6 钱进;;第三状态与青年违法犯罪[J];青年研究;1988年05期

7 刘剑锋;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喻义东;;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分析——以角色理论为视角[J];云梦学刊;2006年03期

9 李亚学;张晓明;;少年违法犯罪生成的社会学分析[J];行政与法;2008年11期

10 张万军;张晨;;发达国家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规制方法及启示[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家瑜;;简析违法犯罪青少年之心理特征及防范对策[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马家瑜;;社会心理视角下之青少年违法犯罪分析及防范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志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病态心理及矫正[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章皎洁;胡泽卿;;精神障碍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谢阶兵;;耒阳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杨君玉;;且议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及其防控措施[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7 朱明霞;范秀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鉴定案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邓小刚;;青少年网络被害与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陈鹏忠;;流动人口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透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吴霞;;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靖宇县公安局政委 袁久文;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及预防措施[N];北方法制报;2006年

2 孙冰 焦峰;青少年犯罪原因探析[N];济宁日报;2006年

3 王立明邋张兆利;“留守孩子”犯罪现象令人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4 天津市河东区检察院 杨杰邋刘春兰;应建立青少年犯罪档案消除制度[N];检察日报;2008年

5 王融融 记者 左丽琼;满意度93%,希望加强巡逻[N];广元日报;2007年

6 温振海;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点思考[N];太原日报;2007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远煌;对未成年人犯罪也应讲究“宽严相济”[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朗 邓晓霞 程少华;疏堵结合应对青少年网络伤害[N];人民日报;2009年

9 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初级中学 徐倩;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N];法治快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王俊蓓;无故不上课教师应与监护人联系[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辉;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预防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婷;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许晓s

本文编号:2722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722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