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照相》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2:39
【摘要】: 《刑事照相》课程是警察职业教育侦查专业刑事技术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刑事照相工作是绝大多数刑事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的一道工作程序。在《刑事照相》课程目标的确定上,融知识、能力、态度为一体,是刑事侦查岗位群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结构;在刑事诉讼中,刑事照相工作是整个侦查工作的起始;也是人民检察院起诉和人民法院审判的一个证据来源。基于课程的这些特点,将其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的对象,力争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突破,以期达到根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课题产生于警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将公安侦查专业技术中较具特色的《刑事照相》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系统学习国内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式的前提下,在借鉴吸收国内初等教育教学设计成果及职教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安机关人才规格要求,联系我校教学实际,制定侦查专业《刑事照相》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构建出《刑事照相》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形成新的警察职业教育课程观,以丰富警察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本设计方案共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几种常用教学模式五部分内容。以构建《刑事照相》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强化侦查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确保侦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方案的设计中,根据刑事技术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分析,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警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从侦查员这一特定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总结出公安侦查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其次通过对学习者(未来的侦查员)特征分析,总结出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提炼出《刑事照相》这门课的总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确定教学内容。并进一步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在综合考虑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这中间当然离不开教学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对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使教学体系处于一个动态、有序、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通过研究发现:教学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多少影响学习的效果;合适的教学媒体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8.2-4
本文编号:2791398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年03期
4 陈青;乌美娜;;从抛锚教学看情境学习观点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04期
5 曾祥翊;;教学设计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0期
6 杨开城;李文光;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7 吕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8年04期
8 郭水兰;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7期
9 雷正光;郭扬;;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23期
10 肖化移;;试论职业教育能力课程模式及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3期
本文编号:2791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79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