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商业秘密案件通常复杂且专业,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司法鉴定在处理商业秘密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司法鉴定并不是查明技术事实的唯一手段,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司法鉴定仍然是商业秘密案件中技术事实查明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目前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为了详细阐述这些问题,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商业秘密的法律界定。该部分的内容是对商业秘密的概况进行介绍,为引出后文的讨论做铺垫。该部分主要从商业秘密的定义出发,分析其构成要件,确定其范围,进而讨论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二部分,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商业秘密案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是由于当事人在案件中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考虑到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以及商业秘密案件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容易导致审判人员认定困难的特点。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的范围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的,但无论何种情况都只能涉及技术事实的认定问题,即“有关技术信息是否为公众所知悉”,“涉案双方的技术信息是否相同或实质性相同”。在鉴定中,鉴定人员要遵循公正、客观、中立的准则,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进行鉴定。第三部分,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这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目前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鉴定周期长,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公检法机关均可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导致重复鉴定,多头鉴定;鉴定范围不统一,导致委托事项超出鉴定范围或鉴定机构超范围鉴定;鉴定费用高且鉴定费用缴纳的主体不明,导致当事人不愿预先缴纳鉴定费用;鉴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操作不规范,影响鉴定的结论;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的资质问题、鉴定意见质量的不同以及侦查机关和法院委托鉴定时提交的鉴定材料的不同导致鉴定意见可信度不一。第四部分,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司法机关在处理商业秘密案件时应慎重选择司法鉴定,在委托鉴定时应注意委托事项的可操作性以及鉴定材料的合理选择,鉴定过程中应与鉴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鉴定后还应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在诉讼中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来明确鉴定费用的缴纳主体;统一司法鉴定标准,规范司法鉴定行为;通过质证及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评价机制等规范鉴定意见的采信;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协同使用其他技术查明手段对司法鉴定进行补充等。最后,针对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发展其他技术查明手段的同时完善司法鉴定,让司法鉴定与其他技术查明手段相互补充,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商业秘密 司法鉴定 技术查明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8.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商业秘密的法律界定10-18
-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及构成要件10-14
-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14-15
- (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15-18
- 二、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18-23
- (一)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的必要性18-20
- (二)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的内容20-23
- 三、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23-29
- (一)鉴定周期较长23-24
- (二)鉴定重复,鉴定主体多24-25
- (三)鉴定费用预先缴纳主体不明25-26
- (四)鉴定过程操作不规范26-28
- (五)鉴定意见可信度不一28-29
- 四、商业秘密案件中司法鉴定的问题之对策29-38
- (一)慎重选择司法鉴定29-30
- (二)合理分配商业秘密案件举证责任30-32
- (三)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案件司法鉴定操作规范32-34
- (四)规范商业秘密案件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34-35
- (五)协同使用其他技术查明手段35-38
- 五、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生;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2 丁赣萍;江西省煤矿司法鉴定工作运行与效果[J];江西煤炭科技;2002年03期
3 刘燕;我国司法鉴定主体之建设性构造[J];前沿;2002年06期
4 许江涛;论司法鉴定体制的完善[J];前沿;2002年12期
5 邹明理;论“司法鉴定”的名称及其适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1期
6 魏文华,陈馥番;司法鉴定体制的弊端与改革方向[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1期
7 孙业群;司法鉴定概念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2期
8 姚福安;规范司法鉴定的重要法规——《河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评介[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2期
9 ;省、市领导谈司法鉴定[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2期
10 王雪梅;加强司法鉴定队伍管理 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惠英;;司法鉴定在造价方面证据的采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增亮;王飞;;浅谈建筑工程司法鉴定[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陈清湘;;当前刑事司法鉴定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白宁波;张怀金;;目前司法鉴定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根树;姜丙捚;;法医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之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朴京哲;杜渐;常昆;于宏;董秀;;法医类司法鉴定重新鉴定需注意的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乔海生;韩殿起;张志明;孟二伟;;浅析改善和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勇;周婷婷;;贵州林业司法鉴定的困境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曾泽民;宁锦;;论司法鉴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毛金莲;;如何实现司法鉴定规范化运作[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建国;为司法鉴定寻找出路[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郑志耿;改革司法鉴定 促进公正司法[N];浙江日报;2001年
3 记者 朱晓伟 通讯员 任建霖;山西长治可做安全设备司法鉴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4 邓新建 通讯员 刘洪群;蔬菜能吃否花一块钱问司法鉴定[N];法制日报;2007年
5 倪晓;司法鉴定行业呈现稳步发展趋势[N];法制日报;2007年
6 倪晓邋柴黎;司法部出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N];法制日报;2007年
7 倪晓;司法鉴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呈三大特点[N];法制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靳晓星;我省构建司法鉴定阳光平台[N];法制生活报;2007年
9 记者 梁捷;司法部出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 刚 李 华;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创新[N];甘肃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雪文;论司法鉴定的中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钟为福;司法鉴定行业管理制度之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尧刚;我国司法鉴定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甄秦峰;论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晟;试论司法鉴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徐为霞;司法鉴定标准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付东亮;司法鉴定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国春;司法鉴定公信力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9 王霁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唐永梅;司法鉴定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司法鉴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8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