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鸦胆子中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代谢产物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药鸦胆子中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代谢产物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利用中药治疗和预防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因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传统中药鸦胆子,是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innaeus)Merrill]的成熟果实,又名老鸦胆、鸭蛋子、苦榛子、苦参子等,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方沿海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外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马来群岛和澳洲北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现代研究表明,鸦胆子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阿米巴的药理作用,用于白血病、疟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的治疗。鸦胆子油是当代治疗肿瘤最常用的中药制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肺癌及肺癌脑转移、肝癌和各种消化道肿瘤。据报道,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其中毒主要由服用方法不当(如直接吞服、嚼服等)或过量服用引起。鸦胆子化学组成复杂,毒性主要源于极性较大的苦味成分,该成分为一种剧烈的细胞原浆毒,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也有一定的损害,并可引起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导致出血。但有关鸦胆子中毒性成分代谢产物的法医学资料十分匮乏,给鸦胆子中毒的法医学鉴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实验首次以鸦胆子成熟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鸦胆苦素A(Bruceine A)和鸦胆苦素B(Bruceine B)为研究对象,采集大鼠灌胃给药后胆汁、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合Peak View 2.2、Metabolitepilot 1.5等软件对生物样本进行分析处理和鉴定,建立鸦胆子中有毒单体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验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及中药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目的:建立一种UPLC-qTOF-MS的方法,对大鼠分别灌胃给药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后,其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并推测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裂解规律,为鸦胆子中毒案件的法医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生物样品的采集:取SD大鼠(Sprague-Dawley,SD),雄性,24只,体重220±20 g,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再随机分4小组(血浆组、胆汁组、尿液和粪便组、对照组),每小组3只,A组以20 mg/kg鸦胆苦素A的剂量,B组以5 mg/kg鸦胆苦素B的剂量对大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分别收集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45 min、1 h、2 h、4 h、6 h、8 h、12 h、24 h和24 h的血浆样品,24 h内的胆汁样品,48 h内的尿液样品和粪便样品。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分别合并所有的胆汁、尿液和血浆样品,用3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32℃减压蒸干后用甲醇复溶;合并所有的粪便样品,通风干燥后研磨粉碎,加入50 m L乙酸乙酯超声萃取3次,每次20 min,过滤后32℃减压蒸干,甲醇复溶。3液-质联用分析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Kinetex?C18分析柱(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05%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高分辨质谱采用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离子源温度(turbo spray temperature):550℃。正离子喷雾电压(ion spray voltage)为:5500 V雾化气(Gas 1):55 psi;加热气(Gas 2):55 psi。全扫描采集,动态背景扣除(DBS)和信息依赖采集(IDA)触发二级碎片采集,每一循环采集8个最强峰的二级质谱图,运行时间40 min。4代谢产物的分析:运用数据后处理分析软件Metabolitepilot 1.5、Peak View 2.2和Chem Draw Professional 15.0综合分析数据,得到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分子式、一级和二级质谱图。对质谱信息解析结构,推断可能的代谢产物并与Chemspider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鸦胆苦素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5种,胆汁中1种,尿液中2种,粪便中4种;鸦胆苦素B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3种,胆汁中2种,尿液中2种,粪便中2种。结论: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发现并鉴定了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灌胃大鼠后的代谢产物,对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可能的裂解规律进行了推测,为中药鸦胆子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鸦胆苦素A 鸦胆苦素B UPLC-q TOF-MS 代谢物鉴定 中药 毒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9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引言12-15
- 材料与方法15-21
- 结果21-26
- 附图26-47
- 讨论47-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综述 鸦胆子属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54-73
- 参考文献68-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铣;刘艳南;王淑贤;朱延儒;;鸦胆子中鸦胆因H 的分离和鉴定[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 叶蔚兰;鸦胆赤石丸治疗阿米巴痢[J];新中医;1984年04期
3 李铣,王素贤,于荣敏,赵春菊,赵京芬,侯柏玲,朱廷儒;抗癌剂鸦胆苦醇的含量测定及结构改造[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4 ;鸦胆亭的全合成[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年06期
5 张书楣;;鸦胆亭的Ⅰ期临床[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年01期
6 金花鲜,张彦秋;鸦胆籽外用致全身过敏报告[J];吉林中医药;1997年03期
7 李铣;;抗白血病的苦木内酯类;鸦胆因C的结构和鸦胆醇修正后的结构[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年03期
8 范忠旗;;鸦胆子仁外敷致过敏反应1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2年01期
9 廖洪明;鸦胆宁——一种新的牙髓失活止痛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6年01期
10 金日顺;张余凤;林阿丽;李云英;;鸦胆苦醇合成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伟彬;赵铮;徐嵩;庾石山;;21-O-去甲基鸦胆苦醇新天然产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2 张月华;;鸦胆子仁治疗鸡眼[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艳艳;鸦胆子素D对结肠癌株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其凋亡的机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传;中药鸦胆子中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代谢产物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饶艳英;中药鸦胆子醇提活性物—鸦胆因D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莉莉;鸦胆子素D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抑制作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药鸦胆子中鸦胆苦素A和鸦胆苦素B代谢产物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8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