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已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大量的电子存储、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微信、QQ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随之高科技犯罪数量逐渐增多,犯罪领域也从现实空间转换到虚拟空间,多种犯罪类型错综复杂。由于新型犯罪案件的大量增加,用高新技术躲避传统侦查方式侦破的犯罪不断增多,高科技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司法领域的法律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今很多传统犯罪活动改变其犯罪方式,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活动,例如通过非法手段入侵计算机核心实行破坏、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行为、利用网络传播淫秽色情等等。面对诸如此类新型的犯罪活动,侦查机关在调查阶段对如何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审判机关在进行审判认定时对电子证据如何正确审查和认定都有着迫切的需求,诉讼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涉及着电子证据。国外有关电子证据的研究起源早于我国,基本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立法也相比我国来说较完善。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电子证据作为独立证据种类的法律地位,《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了关于证据的分类审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对审查证明力也提及到,但是规定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实务部门操作。电子证据因其自身具有区别于传统证据的特点,在电子证据收集、保全、审查和出示规则自然也不同于传统证据,这也对实践中侦查机关如何更好运用电子证据提出了新要求。电子证据问题现如今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犯罪等涉及刑事司法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入研究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出示规则,重构我国电子证据制度,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确定侦查方向、审判机关审查起诉以及审判人员审查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四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电子证据的概述,目的是明确电子证据的概念、特点,以及明确电子证据的法律归属问题,从而为后文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关于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其中国外简单介绍以英国、美国为主流的英美法系国家和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主的大陆法系国家,从而分析我国刑事侦查中电子证据的运用状况。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析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侦查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以收集、保全、审查三个环节为重点,以及因为错误的侦查方法带来的后果及其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运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证据 立法 法律归属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D91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10-16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及其特点10-13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法律归属13-16
- 第二章 国内外侦查机关关于电子证据的运用研究16-23
- 第一节 国外侦查机关电子证据的运用研究16-19
- 第二节 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历史及现状19-23
- 第三章 电子证据在我国侦查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3-29
- 第一节 侦查中电子证据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23-25
- 第二节 侦查中电子证据保全方面存在的问题25-26
- 第三节 侦查中电子证据审查方面存在的问题26-29
- 第四章 电子证据在我国侦查运用中的对策研究29-37
- 第一节 完善刑事侦查中电子证据的立法思路29-30
- 第二节 完善刑事侦查中电子证据的收集规则30-32
- 第三节 关于电子证据保全的立法完善建议32-34
- 第四节 明确刑事侦查中电子证据的审查规则34-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4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燕;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安徽科技;2003年11期
2 车志平;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陈琼,马治国;电子证据法律地位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任延忠;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审查[J];信息网络安全;2003年02期
5 马柳颖,谭文丽;电子证据认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杨文荣,张数;电子证据问题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7 李鹏,葛星,蒋振林;电子证据独立性的再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02期
8 赫平;高卫红;郭鸿雁;;浅谈缉私案件中电子证据的提取与固定[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年04期
9 卢琳;王嫱;;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金凤;;浅谈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洪清;;关于电子证据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郭志博;秦海权;赵利;;电子证据监督链可视化平台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欣;段云所;陈钟;;电子证据鉴定技术框架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邹积超;;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晓龙;如何收集电子证据[N];法制日报;2002年
2 张凯 焦鹏;电子证据合理运用观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4年
3 赵中华;如何审查电子证据[N];检察日报;2001年
4 叶永禄 伍瑾;科技发展催生电子证据[N];检察日报;2002年
5 夏锋;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认证[N];检察日报;2004年
6 刘品新 庞仕平;“密录”的电子证据能采信吗[N];检察日报;2005年
7 吴学安;电子证据:从案例到立法[N];经济参考报;2003年
8 盛茂;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判断方法[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本报专稿 虞浔 李鹏;电子证据的证据力新探[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10 王议平;电子证据期待规则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辽;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翁品;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牛博超;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5 丁一;电子证据的信息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斌;论电子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胡廷松;电子证据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8 宁勇;电子证据的基本问题与取证初探[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鹏;电子证据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杨新生;电子证据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9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