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7:48
由于家庭关系断裂、职业缺失、社会支持缺乏,戒毒人员往往较难融入社会,甚至走上复吸之路。戒毒人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偏见、排斥和歧视始终存在,成为他们戒毒康复后融入主流社会的障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社会、文化与制度性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动态影响其社会融入,探寻促进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办法。本研究以戒毒人员同时作为“违法者、受害者、病人”等这一具有综合性的身份为分析框架,通过站在戒毒人员的视角,倾听戒毒人员对融入社会过程的感受、理解与阐释。本研究特别关注制度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质性的个案研究方法进行。为尽可能还原戒毒人员这一群体的真实样貌,笔者选取32名不同类型的戒毒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从年龄分布来看,受访的戒毒人员年龄跨度较大,19岁到30岁的有12人、31岁到40岁之间的有13人、41岁到50岁的有4人、51岁到60岁的有3人;就性别来看,男性27人,女性5人;24人受访时正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此外,为了更全面了解戒毒人员的社会融入,笔者还对2名戒毒民警、2名戒毒社工和1名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 对戒毒模式的研究
(二) 对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研究
(三) 现存研究的启示、不足及本研究的定位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社会融入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资料收集方法
(三) 研究的可信度和伦理问题
第三章 标签:戒毒人员的文化排斥
一、标签的来源
(一) 媒体及影视剧
(二) 旁人的观念
(三) 制度安排
二、“标签”的后果
(一) 自觉抵制戒毒人员
(二) 明显的排斥和歧视
(三) 正常社交困难
三、戒毒人员对“标签”的看法
(一) 自卑的认可
(二) 习惯而无所谓
(三) 逆反且“破罐子破摔”
第四章 社会支持断裂:戒毒社会网络的实效
一、家庭支持的断裂
(一) 支离破碎的家庭
(二) 有着“原罪”的家庭
(三) 过分溺爱的家庭
二、朋友支持的缺失
(一) 被原有朋友圈剥离的
(二) 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
三、邻里和同事的排斥
第五章、内群体认同
一、内群体认同
二、精神社区认同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一、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相关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受访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二: 受访戒毒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提纲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标签理论视野下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J]. 李钰. 中国司法. 2017(05)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兰,王乃博,余超,吴磊.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3)
[3]政社合作:社会企业参与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研究——以昆明市Q社会企业为个案[J]. 高鹏.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7(01)
[4]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籍戒毒人员融入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陈道鹏,杨子峰,张丽. 法制与社会. 2016(36)
[5]论完善戒毒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对策[J]. 李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6]我国城市特殊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龚世俊. 学术界. 2013(05)
[7]美国社区戒毒立法及其借鉴[J]. 吴大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8]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 王晓钦. 中国司法. 2011(06)
[9]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动机、事件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特点[J]. 陈展,杨波,刘思卿. 心理研究. 2011(03)
[10]对强戒人员回归社会“无缝对接”的思考[J]. 童立云,任明康,许可,黄昕,宋建,徐尚福. 中国司法. 2011(03)
硕士论文
[1]我国强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D]. 钟伟平.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我国强制戒毒模式的发展与创新[D]. 李洁.华东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18648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 对戒毒模式的研究
(二) 对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的研究
(三) 现存研究的启示、不足及本研究的定位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社会融入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资料收集方法
(三) 研究的可信度和伦理问题
第三章 标签:戒毒人员的文化排斥
一、标签的来源
(一) 媒体及影视剧
(二) 旁人的观念
(三) 制度安排
二、“标签”的后果
(一) 自觉抵制戒毒人员
(二) 明显的排斥和歧视
(三) 正常社交困难
三、戒毒人员对“标签”的看法
(一) 自卑的认可
(二) 习惯而无所谓
(三) 逆反且“破罐子破摔”
第四章 社会支持断裂:戒毒社会网络的实效
一、家庭支持的断裂
(一) 支离破碎的家庭
(二) 有着“原罪”的家庭
(三) 过分溺爱的家庭
二、朋友支持的缺失
(一) 被原有朋友圈剥离的
(二) 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
三、邻里和同事的排斥
第五章、内群体认同
一、内群体认同
二、精神社区认同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一、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相关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受访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二: 受访戒毒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提纲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标签理论视野下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J]. 李钰. 中国司法. 2017(05)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兰,王乃博,余超,吴磊.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3)
[3]政社合作:社会企业参与戒毒人员社会融入研究——以昆明市Q社会企业为个案[J]. 高鹏.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7(01)
[4]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籍戒毒人员融入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陈道鹏,杨子峰,张丽. 法制与社会. 2016(36)
[5]论完善戒毒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对策[J]. 李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6]我国城市特殊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龚世俊. 学术界. 2013(05)
[7]美国社区戒毒立法及其借鉴[J]. 吴大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8]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 王晓钦. 中国司法. 2011(06)
[9]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动机、事件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特点[J]. 陈展,杨波,刘思卿. 心理研究. 2011(03)
[10]对强戒人员回归社会“无缝对接”的思考[J]. 童立云,任明康,许可,黄昕,宋建,徐尚福. 中国司法. 2011(03)
硕士论文
[1]我国强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D]. 钟伟平.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我国强制戒毒模式的发展与创新[D]. 李洁.华东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18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91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