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时间及其户籍差距
发布时间:2021-02-12 14:15
本文使用2013年的CMDS和CHIP数据,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身份劳动者群体的工作时间及其差距。我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总体上偏长,且户籍差距明显。采用基于非参数匹配的分解方法对工作时间的户籍差距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小时工资时,外地城镇男、外地城镇女、外地农村男、外地农村女性劳动者与同性别本地户籍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差距中,户籍歧视分别占61%、8%、63%和45%。将小时工资纳入考虑后,上述四个群体在工作时间方面受歧视程度分别上升到91%、35%、90%和72%。工作时间的户籍歧视与小时工资有紧密联系,与其他就业特征(职业、行业、单位所有制)也有一定关系。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户籍身份和性别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小时/周)
”:外地农村>外地城镇>本地城镇,男女皆然。外地城镇男女劳动者平均周工时比本地城镇男女劳动者分别长2.4和2.1小时;外地农村男女劳动者与本地城镇同性别劳动者的周工时差距则分别为9.2和8小时。男性的工作时间户籍差距稍大于女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相对而言工作时间最短的本地城镇劳动者,其工作时间也已经超过了我国《劳动法》每周40小时的工时规定,而且也超过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平均工作时间[35][36]。此外,各户籍身份人群中,男性工作时间都长于女性,但工作时间的性别差距小于户籍差距。图2描绘了不同户籍身份男女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时间越短,只是由于各个群体中最高和最低学历的人数都比较少,使这一关系在两端显得不太清晰。工作时间的“户籍梯度”(外地农村>外地城镇>本地城镇)在初中、高中、中专这几个学历上都成立,而这几个学历的劳动者构成了我国劳动者的主体(占样本的83.7%)。图3显示了不同户籍身份男女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随年龄变化的情况。随着年龄增加,本地劳动者①CHIP2013中也包含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数据,但样本量太少,均不到1000。过少的样本量极有可能导致不具代表性的统计和估计结果。因此,本文采用CMDS2013作为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数据的来源。图1不同户籍身份和性别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小时/周)6050403020100男女46.745.749.147.855.953.7本地城镇外地城镇外地农村图2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时间(小时/周)65605550454035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地农村男外地城镇男外地农村女--48
Theories经济学家理论经纬图4健康状况与工作时间(小时/周)6050403020100本地城镇外地城镇外地农村男,去年生过病男,去年没生过病女,去年生过病女,去年没生过病47.746.546.845.550.348.947.847.856.555.853.853.765605550454035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地农村男外地城镇男外地农村女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60岁图3年龄与工作时间(小时/周)的工作时间呈下降趋势,但外地劳动者没有这一趋势。在各组中,25-34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都相对较少,说明婚育会挤占一些工作时间。纵向来看,对各年龄组而言,工作时间“户籍梯度”仍大致成立。图4给出了按“过去一年中是否生过脖分组统计的平均周工时。健康状况与工作时间存在双向关系:工作时间过长会损害健康,而良好的健康状况使人有条件长时间工作,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从图4看,在每个群体中,过去一年中生过病的劳动者都比没生过病的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更长,这意味着工作时间过长损害健康的效应超过了良好的健康状况促进长时间工作的效应。这种情况在男性劳动者中比在女性劳动者中更显著。图5描绘了各户籍身份和性别群体中工作时间与小时工资的关系。横轴的1-10代表样本中全部个人按小时工资从低到高排序的10个收入组。可以观察到,每个群体都显示出工作时间随小时工资上升而减少的趋势,且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劳动者的这一趋势强于本地城镇劳动者;前述的工作时间“户籍梯度”在多数收入组中都存在;大致而言,工作时间户籍差距随着图5小时工资与工作时间(小时/周)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及其分解——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J]. 周春芳,苏群.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6)
[2]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工资差异及其分解——人力资本与歧视的贡献[J]. 赵显洲.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6)
[3]部门进入的户籍壁垒对收入户籍歧视的影响——基于微观模拟方法的收入差距分解[J]. 章莉,吴彬彬,李实,Sylvie Démurger.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2)
[4]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及其变化趋势[J]. 章莉,李实,William A.Darity Jr.,Rhonda Vonshay Sharpe. 财经研究. 2016(01)
[5]企业员工超时工作成因与劳动时间特征[J]. 孟续铎,王欣.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2)
[6]户籍的作用还有多大——基于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分布分解的研究[J]. 费舒澜,郭继强. 浙江社会科学. 2014(11)
[7]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的影响——基于八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 黄晓燕.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8]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 石丹淅,赖柳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07)
[9]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下的城乡工资差距[J]. 孟凡强. 人口与经济. 2014(02)
[10]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基于户籍歧视的分析[J]. 郭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05)
本文编号:3030988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户籍身份和性别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小时/周)
”:外地农村>外地城镇>本地城镇,男女皆然。外地城镇男女劳动者平均周工时比本地城镇男女劳动者分别长2.4和2.1小时;外地农村男女劳动者与本地城镇同性别劳动者的周工时差距则分别为9.2和8小时。男性的工作时间户籍差距稍大于女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相对而言工作时间最短的本地城镇劳动者,其工作时间也已经超过了我国《劳动法》每周40小时的工时规定,而且也超过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平均工作时间[35][36]。此外,各户籍身份人群中,男性工作时间都长于女性,但工作时间的性别差距小于户籍差距。图2描绘了不同户籍身份男女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时间越短,只是由于各个群体中最高和最低学历的人数都比较少,使这一关系在两端显得不太清晰。工作时间的“户籍梯度”(外地农村>外地城镇>本地城镇)在初中、高中、中专这几个学历上都成立,而这几个学历的劳动者构成了我国劳动者的主体(占样本的83.7%)。图3显示了不同户籍身份男女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随年龄变化的情况。随着年龄增加,本地劳动者①CHIP2013中也包含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数据,但样本量太少,均不到1000。过少的样本量极有可能导致不具代表性的统计和估计结果。因此,本文采用CMDS2013作为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数据的来源。图1不同户籍身份和性别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小时/周)6050403020100男女46.745.749.147.855.953.7本地城镇外地城镇外地农村图2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时间(小时/周)65605550454035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地农村男外地城镇男外地农村女--48
Theories经济学家理论经纬图4健康状况与工作时间(小时/周)6050403020100本地城镇外地城镇外地农村男,去年生过病男,去年没生过病女,去年生过病女,去年没生过病47.746.546.845.550.348.947.847.856.555.853.853.765605550454035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地农村男外地城镇男外地农村女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60岁图3年龄与工作时间(小时/周)的工作时间呈下降趋势,但外地劳动者没有这一趋势。在各组中,25-34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都相对较少,说明婚育会挤占一些工作时间。纵向来看,对各年龄组而言,工作时间“户籍梯度”仍大致成立。图4给出了按“过去一年中是否生过脖分组统计的平均周工时。健康状况与工作时间存在双向关系:工作时间过长会损害健康,而良好的健康状况使人有条件长时间工作,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从图4看,在每个群体中,过去一年中生过病的劳动者都比没生过病的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更长,这意味着工作时间过长损害健康的效应超过了良好的健康状况促进长时间工作的效应。这种情况在男性劳动者中比在女性劳动者中更显著。图5描绘了各户籍身份和性别群体中工作时间与小时工资的关系。横轴的1-10代表样本中全部个人按小时工资从低到高排序的10个收入组。可以观察到,每个群体都显示出工作时间随小时工资上升而减少的趋势,且外地城镇和外地农村劳动者的这一趋势强于本地城镇劳动者;前述的工作时间“户籍梯度”在多数收入组中都存在;大致而言,工作时间户籍差距随着图5小时工资与工作时间(小时/周)本地城镇男本地城镇女外地城镇女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及其分解——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J]. 周春芳,苏群.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6)
[2]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工资差异及其分解——人力资本与歧视的贡献[J]. 赵显洲.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6)
[3]部门进入的户籍壁垒对收入户籍歧视的影响——基于微观模拟方法的收入差距分解[J]. 章莉,吴彬彬,李实,Sylvie Démurger.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2)
[4]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及其变化趋势[J]. 章莉,李实,William A.Darity Jr.,Rhonda Vonshay Sharpe. 财经研究. 2016(01)
[5]企业员工超时工作成因与劳动时间特征[J]. 孟续铎,王欣.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2)
[6]户籍的作用还有多大——基于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分布分解的研究[J]. 费舒澜,郭继强. 浙江社会科学. 2014(11)
[7]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就业权益保障的影响——基于八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 黄晓燕.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8]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 石丹淅,赖柳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07)
[9]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下的城乡工资差距[J]. 孟凡强. 人口与经济. 2014(02)
[10]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基于户籍歧视的分析[J]. 郭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05)
本文编号:3030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03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