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基于腾讯迁徙数据的中国“春运”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

发布时间:2021-06-18 18:32
  "腾讯迁徙"大数据基于位置服务,实时、动态、完整、系统地描述了用户日常出行活动的轨迹。通过采集"腾讯迁徙"数据平台中2018年春运期间中国3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逐日人口流动数据,分"节前、节中、节后"3个时间段,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人口流动的集散层级、集散体系分层集聚特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网络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腾讯迁徙大数据直观地揭示了春运期间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3个时段人口的净流入均呈现十字形骨架支撑的菱形分布,人流集散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与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与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和东部并联、西部串联的网络关联特征。人口流动网络局部具有较明显的"社区"结构特征,聚为3个大区级、5个跨区域级和1个地区级社区。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19,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腾讯迁徙数据的中国“春运”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


图12018年春运期间各主要城市人口净流入强度时间序列图

空间分布,人口流动,审图,服务网


鞫?闹匾?蛩亍"苋丝诩?散城市中东莞、苏州、贵阳、佛山、咸阳、温州等具有重要中转性和外出务工目的地的城市,承担了农民工流动的主要职能,具有很重要的集散功能,其集散层级甚至高于大部分行政等级高的城市。3.1.3人口流动集散城市分级及空间格局图3为各时间段中国城市人口流动集散层级空间分布,可以看出,3个时段属于集散层级最高(日均集散人口>180万)的城市数量分别是9、9和10,除成都、西安、重庆外,全部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集散人口的城市等级分布也有着明显的菱形结构,各顶点城市为人口集散重要中心城图2春运期间城市间人口流动的路线和强度Fig.2RouteandStrengthofUrbanNetImmigrationFlowinSFTR注:根据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2885号的1:2200万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表1春运各时间段人口流动集散层级排名前10位的城市和流动路线Tab.1TheTop10CitiesandFlowRoutesattheLevelofPopulationFlowandDistribution时间段节前(2.1—2.14)日均节中(2.15—3.2)日均节后(3.3—3.12)日均集散规模前10名城市(人次)北京(5820085)、上海(5011525)、重庆(4598883)、深圳(4481491)、广州(4452264)、成都(3315173)、武汉(1857887)、东莞(1846379)、杭州(1803800)、苏州(1622866)北京(5740652)、重庆(4977547)、上海(4572786)、成都(4141053)、深圳(3935984)、广州(3887170)、西安(2000254)、武汉(1986448)、南京(1807265)、郑州(1649446)北京(5533244)、上海(4586167)、广州(4452241)、重庆(4265548)、深圳(3880118)、成都(3532299)、郑州(1994741)、武汉(1963686)、杭州(1874492)、西安(1869526)

人口流动,春运,时间段


中与节后以北京作为目标城市的首位流出路线为21条与16条;与此同时,中东部的许多城市由较高净流入变为流入与流出相对持平。3.2.2度值分析人口流动的方向性是人口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间进行的有向流动与区域间的交通方式、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情况等都存在密切的关系。明确网络中人口流动的方向性,得到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复杂网络分析的重要部分。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存在入度与出度区别,出度值与入度值可体现出不同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整个春运期间总共存在14062条人口流动路线,承载着23.5亿人图3春运各时间段中国城市人口流动集散层级分布Fig.3SpatialPatternsofUrbanPopulationFlowLevels注:根据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2885号的1:2200万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图4春运期间各城市首位流(流出、流入)与净流入规模Fig.4TheFirstFlows(outflows,inflows)andNetInflowIntensityBetweenCities注:根据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2885号的1:2200万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債赖建波,潘竟虎:基于腾讯迁徙数据的中国“春运”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HUMANGEOGRAPHYVol.Vol.34.No..No.320192019/61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百度贴吧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联系分析[J]. 邓楚雄,宋雄伟,谢炳庚,李民,钟小龙.  地理研究. 2018(06)
[2]泛长三角人口流动网络及其特征研究[J]. 赵落涛,曹卫东,魏冶,张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4)
[3]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J]. 赵梓渝,魏冶,庞瑞秋,杨冉,王士君.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8)
[4]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研究——兼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J]. 赵梓渝,魏冶,庞瑞秋,王士君,冯章献.  地理学报. 2017(06)
[5]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J]. 蒋小荣,杨永春,汪胜兰,王梅梅,杨亚斌.  城市规划. 2017(06)
[6]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 赵梓渝,魏冶,王士君,庞瑞秋.  地理研究. 2017(04)
[7]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研究——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的分析[J]. 蒋小荣,汪胜兰.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2)
[8]基于ICT的中国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以百度迁徙为例[J]. 刘望保,石恩名.  地理学报. 2016(10)
[9]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J]. 魏冶,修春亮,刘志敏,陈伟.  地理科学. 2016(11)
[10]199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态势与空间格局演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臧玉珠,周生路,周兵兵,吴滢滢.  人文地理. 2016(04)



本文编号:3237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237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