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犯罪的代际演变、刑法样本与理论贡献
发布时间:2021-08-09 09:16
<正>中国刑法在制裁网络犯罪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开始形成一些思路逐步清晰、模式渐次固定的反击手段。2015年11月1日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标志着中国的网络犯罪立法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回望的目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2019,(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逐步接受的理论共识:网络的代际演变与犯罪的定型化
(一) 网络犯罪的技术背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属性
(二) 网络犯罪类型化:以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为视角
(三) 刑法回应网络犯罪的实践轨迹:立足于“3+1”的反击模式
宏观反击思路的逐步成熟:网络犯罪者的三种责任处置模式
(一) 三种责任模式的立法样本
(二) 三种责任模式的立法动因
(三) 三种责任模式的内在关联
微观反击思路的继续探索: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格外关注
(一) 网络犯罪产业链条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二) 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结构:立法“向前走”与司法“回头看”
(三) 问题的根源: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属性的有意忽视
网络刑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应有的理论贡献
(一) 经验总结与启示:立法、司法、理论的良性互动
(二) 前瞻展望与思索:网络犯罪的立法走向与理论增长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度伪造”技术的刑法规制体系构建[J]. 李腾. 中州学刊. 2020(10)
本文编号:3331798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2019,(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逐步接受的理论共识:网络的代际演变与犯罪的定型化
(一) 网络犯罪的技术背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属性
(二) 网络犯罪类型化:以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为视角
(三) 刑法回应网络犯罪的实践轨迹:立足于“3+1”的反击模式
宏观反击思路的逐步成熟:网络犯罪者的三种责任处置模式
(一) 三种责任模式的立法样本
(二) 三种责任模式的立法动因
(三) 三种责任模式的内在关联
微观反击思路的继续探索: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格外关注
(一) 网络犯罪产业链条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二) 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结构:立法“向前走”与司法“回头看”
(三) 问题的根源: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属性的有意忽视
网络刑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应有的理论贡献
(一) 经验总结与启示:立法、司法、理论的良性互动
(二) 前瞻展望与思索:网络犯罪的立法走向与理论增长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度伪造”技术的刑法规制体系构建[J]. 李腾. 中州学刊. 2020(10)
本文编号:3331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33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