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30 18:12
本文关键词:“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西安市纺织城作为研究区域,以纺织城上万个就业困难户中的若干“零就业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等四个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通过案例分析,从“犯罪人”和“被害人”两个视角着重提出了“零就业家庭”的主动式、被动式和“犯罪家庭”等三种社会风险形式,并从现实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犯罪预防应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预防体系。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提出了“零就业家庭”成员心理援助的做法,并分别从社区、政府和国家立法机关三个主体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对“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本文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的整合研究体现在“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犯罪问题和日益突出的群体性案(事)件上,尝试性的提出了“充分就业社区—社区警务”的“零就业家庭”援助新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并通过案件回访和跟踪调查,探讨了新模式的应用成果,并最终提出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要及时、有持续性、形成合力和注重能力提升等四个方面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零就业家庭 社会风险 犯罪预防 援助对策 援助新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7.6;F249.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12-13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13-14
- 1.5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14-16
- 第2章“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16-21
- 2.1 需求层次理论16-17
- 2.2 凯恩斯“充分就业”的经济主张17
- 2.3 社区治理理论17-18
- 2.4 犯罪预防理论18-19
- 2.5 社会风险管理理论19-21
- 第3章“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以西安市纺织城地区典型的零就业家庭为例21-30
- 3.1 案例 1“封某非法上访案”21-22
- 3.1.1 家庭成员结构21
- 3.1.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1
- 3.1.3 案情简介21-22
- 3.2 案例 2“郭某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案”22-23
- 3.2.1 家庭成员结构22
- 3.2.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2
- 3.2.3 案情简介22-23
- 3.3 案例 3“李某被电信诈骗案”23-24
- 3.3.1 家庭成员结构23
- 3.3.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3
- 3.3.3 案情简介23-24
- 3.4 案例 4“朱某被诈骗案”24
- 3.4.1 家庭成员结构24
- 3.4.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4
- 3.4.3 案情简介24
- 3.5 案例 524-26
- 3.5.1 家庭成员结构24-25
- 3.5.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5
- 3.5.3 案情简介25-26
- 3.6 案例 6:“付江某抢劫杀人案”26-27
- 3.6.1 家庭成员结构26
- 3.6.2 家庭成员的失业情况及现实处境26
- 3.6.3 案情简介26-27
- 3.7 案例分析27-30
- 3.7.1“零就业家庭”的类型27
- 3.7.2“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的种类27-29
- 3.7.3“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的进一步演变——公共危机29-30
- 第4章“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的成因分析30-33
- 4.1 现实因素30-31
- 4.2 社会心理因素31-33
- 4.2.1 个人心理31-32
- 4.2.2 群体心理32-33
- 第5章“零就业家庭”社会风险的预防对策33-36
- 5.1 宏观预防33
- 5.2 微观预防33-36
- 第6章“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对策建议及模式探讨36-46
- 6.1“零就业家庭”的心理援助36-38
- 6.1.1 心理援助的重要性36-37
- 6.1.2 心理援助的内容37
- 6.1.3 心理援助的途径37-38
- 6.2“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38-41
- 6.2.1“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存在的困难38
- 6.2.2“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38-39
- 6.2.3“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对策39-41
- 6.3 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的新模式——“充分就业社区—社区警务”模式41-43
- 6.3.1 什么是“充分就业社区—社区警务”模式41-42
- 6.3.2 该模式的运行机制42
- 6.3.3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2-43
- 6.3.4 开展社区警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3
- 6.4“零就业家庭”援助新模式的应用与探讨43-46
- 6.4.1“零就业家庭”援助新模式的应用43-44
- 6.4.2 对“零就业家庭”援助新模式的探讨44-46
- 第7章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2 陈昌义;李晓阳;;破解零就业家庭就业难题[J];四川劳动保障;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建军;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本文关键词:“零就业家庭”的社会风险及其预防和援助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3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