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型警务的基层运作研究 ——以浙江省杭州市四季青派出所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9 14:4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自当与时俱进,实现警务理念和警务工作能力的现代化。传统的“压制型”警务理念和“打击型”警务理念在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和法制化进程中已逐步失去生命力,当下的“自治型”警务理念则因高成本和低效率难以为继。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应当顺应政府工作发展方向,反思当前警务理念和警务工作的不足,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警务理念——“回应型”警务。“回应型”警务是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目标,具有稳定、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回应性和回应机制,以及有效回应社会所需回应力的警务理念。该理念立足目标管理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和警力无增长改善论,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的特征。本文以枫桥经验都市样板——浙江省杭州市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成功实践的观察亲历为研究缘起,通过回顾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过程和内容总结了回应型警务的基层运作的一般规律。其运作包括四个方面:树立以主动回应、数据主导和精细治理为核心的回应型警务理念;构建以回应触发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指令派单机制和考评改善机制为核心的回应型警务运作机制;培养建设以理...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回应型”概念的提出及其运用
1.2.2 新中国警务理念的历史梳理
1.2.2.1 “压制型”警务
1.2.2.2 “打击型”警务
1.2.2.3 “自治型”警务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四季青派出所的警务改革——回应型警务的实践模型
2.1 四季青派出所的警务改革实例
2.2 回应型警务的提出
2.2.1 基于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治理和卖淫嫖娼案件治理的观察
2.2.2 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的特点
2.2.3 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的成效
2.2.4 提出回应型警务
3 回应型警务理念的概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3.1 回应型警务的概念界定
3.2 回应型警务的基本特征
3.3 回应型警务的理论基础
3.3.1 目标管理理论
3.3.2 治理与善治理论
3.3.3 警力无增长改善论
4 回应型警务的基层运作及其反思
4.1 回应型警务理念的树立
4.1.1 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回应
4.1.2 从经验主导转变为数据主导
4.1.3 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治理
4.2 回应型警务的运作机制构建
4.2.1 回应触发机制
4.2.2 分析研判机制
4.2.3 指令派单机制
4.2.4 考评改善机制
4.3 回应型警务的回应力建设
4.3.1 理解力
4.3.2 破解力
4.3.3 执行力
4.3.4 动员力
4.4 回应型警务回应动力的维续
4.4.1 坚持党建引领和政治建警,强化政治认同
4.4.2 树立正反典型,提升价值认同
4.4.3 落实爱警惠警各项措施,温固情感认同
4.5 回应型警务的实践反思
4.5.1 考评引发“不良竞争”
4.5.2 任务分派的基础考量不足
4.5.3 情报信息支撑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犯罪学视域中的问题导向警务[J]. 杨学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四季青派出所:打造“枫桥经验”城市中心样板[J]. 赵辉,许源,杨晟杭,吴敏志. 派出所工作. 2019(07)
[3]历史交汇期社会风险防控与警务战略转型[J]. 宫志刚. 公安学研究. 2018(01)
[4]论司法的理性化——以司法目的合规律性为核心[J]. 吴英姿. 政法论丛. 2017(03)
[5]论大数据驱动下的预测警务创新[J]. 李国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国家治理视角下中国现代警务模式研究综述[J]. 申丹.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5(06)
[7]“警力无增长改善论”溯源、比较和启示[J]. 赵旭辉.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05)
[8]浅论“刑罚世轻世重”政策与严打[J]. 迟毅洁. 法制与社会. 2014(22)
[9]“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J]. 张兆端. 公安研究. 2014(06)
[10]全面实施“一体化警务” 努力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J]. 李浩.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4(01)
硕士论文
[1]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苏州市回应型警务建设研究[D]. 杨卓异.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01811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回应型”概念的提出及其运用
1.2.2 新中国警务理念的历史梳理
1.2.2.1 “压制型”警务
1.2.2.2 “打击型”警务
1.2.2.3 “自治型”警务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四季青派出所的警务改革——回应型警务的实践模型
2.1 四季青派出所的警务改革实例
2.2 回应型警务的提出
2.2.1 基于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治理和卖淫嫖娼案件治理的观察
2.2.2 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的特点
2.2.3 四季青派出所警务改革的成效
2.2.4 提出回应型警务
3 回应型警务理念的概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3.1 回应型警务的概念界定
3.2 回应型警务的基本特征
3.3 回应型警务的理论基础
3.3.1 目标管理理论
3.3.2 治理与善治理论
3.3.3 警力无增长改善论
4 回应型警务的基层运作及其反思
4.1 回应型警务理念的树立
4.1.1 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回应
4.1.2 从经验主导转变为数据主导
4.1.3 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治理
4.2 回应型警务的运作机制构建
4.2.1 回应触发机制
4.2.2 分析研判机制
4.2.3 指令派单机制
4.2.4 考评改善机制
4.3 回应型警务的回应力建设
4.3.1 理解力
4.3.2 破解力
4.3.3 执行力
4.3.4 动员力
4.4 回应型警务回应动力的维续
4.4.1 坚持党建引领和政治建警,强化政治认同
4.4.2 树立正反典型,提升价值认同
4.4.3 落实爱警惠警各项措施,温固情感认同
4.5 回应型警务的实践反思
4.5.1 考评引发“不良竞争”
4.5.2 任务分派的基础考量不足
4.5.3 情报信息支撑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犯罪学视域中的问题导向警务[J]. 杨学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四季青派出所:打造“枫桥经验”城市中心样板[J]. 赵辉,许源,杨晟杭,吴敏志. 派出所工作. 2019(07)
[3]历史交汇期社会风险防控与警务战略转型[J]. 宫志刚. 公安学研究. 2018(01)
[4]论司法的理性化——以司法目的合规律性为核心[J]. 吴英姿. 政法论丛. 2017(03)
[5]论大数据驱动下的预测警务创新[J]. 李国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国家治理视角下中国现代警务模式研究综述[J]. 申丹.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5(06)
[7]“警力无增长改善论”溯源、比较和启示[J]. 赵旭辉.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05)
[8]浅论“刑罚世轻世重”政策与严打[J]. 迟毅洁. 法制与社会. 2014(22)
[9]“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J]. 张兆端. 公安研究. 2014(06)
[10]全面实施“一体化警务” 努力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J]. 李浩.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4(01)
硕士论文
[1]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苏州市回应型警务建设研究[D]. 杨卓异.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01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0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