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刑法解释界限与行为犯罪化的矛盾与消解——以“毒驾入刑”的正当性与立法策略为切入

发布时间:2021-09-29 16:49
  为契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刑法的解释需要在排除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法定且有效的解释方法对法规范所能涵摄的内容进行界定,因此刑法解释有应然的界限。犯罪化是将某一原本体现了刑事政策对该行为趋严的态度。犯罪化可以通过新设法规范或者对现有规范进行解释两种途径,后者需要衡量刑法规范可供解释的容量能否囊括犯罪化的行为,解释的界限也不应当超出法规范制定之时所能容纳的行为范围。当前争议颇多的"毒驾入刑",也是将"毒驾"行为的犯罪化过程,在考虑立法的必要、执法的效率和司法的成本之外,也依赖于现有规范能否提供解释的余地。比对世界各国关于吸毒后驾驶行为的刑事法规范并以此作为考察的样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刑法条文,缺乏容纳"毒驾"行为的普适性考量,以至于在立法策略上对"毒驾入刑"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和分歧。 

【文章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毒驾”入刑法律问题研究[J]. 颜河清.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2]我国吸毒后驾驶问题研究[J]. 陈帅锋,李文君,陈桂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危险驾驶罪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邓定远.  刑法论丛. 2010(04)
[4]危险驾驶的刑事责任问题探究[J]. 刘远.  法学论坛. 2009(06)
[5]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 劳东燕.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414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14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