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制度、生命历程与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基于2017年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9 05:51
心理融入是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高级阶段,也是其市民化的必由之路,而目前心理融入影响机制的研究甚少涉及居住证制度。本文基于2017年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运用Ordinal Logistics Regression和PSM方法,分析居住证制度对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居住证制度不但能够直接显著提高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心理融入,而且也会通过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凸显了居住证制度影响的显著性。但居住证制度的影响依城市关注、融入意愿、身份认同等心理融入层次的提升而降低,凸显了居住证制度影响的层次性。同时,其影响的层次性并不会因生命历程阶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凸显了居住证制度影响的稳定性。居住证制度对处于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影响效应依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已婚已育等生命历程阶段的演进而显著降低,凸显居住证制度影响的阶段性。因此,必须依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对策以进一步增进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入。
【文章来源】:公共管理学报. 2020,1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居住证制度、生命历程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具体框架
研究的目标因变量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国内学者关于心理融入的测量主要遵循两条具体路径:(1)直接以相关问卷题目进行测量;(2)基于问卷题目,以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公因子对心理融入进行测量。尽管测量方法不一致,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对心理融入进行测量,大部分文献的测量指标具有共性(见表1)。突出体现在,身份认同是心理融入核心测量指标[37],众多学者把身份认同看作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核心和关键。此外,心理融入还涉及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城市发展的关注[38]、融入流入地城市的意愿[39]等相对融入程度较低的心理融入方面。因此,遵循关于心理融入的通用测量方法,本文选取调查问卷中的三个题目“我关注我现在居住城市/地方的变化”(城市关注)、“我很愿意融入本地当中,成为其中一员”(融入意愿)、“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身份认同)来测量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城市关注、融入意愿、身份认同三个维度是依融入程度逐渐递进的三个维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内容和层次。并依照问卷题目选项对其进行赋值,完全不同意=1,不同意=2,基本同意=3,完全同意=4。本文的自变量主要包括居住证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生命历程三个方面。居住证制度用问卷中的题目“你是否办理了暂住证/居住证?”来测量,并赋值,是=1,否(及其他选项)=0。为了确保所有样本均是针对暂住证的,选取广东省四个城市(广东省自2010年1月1日全面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因广东省其他城市样本量与四个城市相差较大,故仅选取四个城市样本)作为分析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份、地区和城市——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健康服务的不平等[J]. 侯慧丽,李春华. 人口与发展. 2019(02)
[2]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J]. 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 人口研究. 2019(02)
[3]就业类型、社会福利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来自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 陆万军,张彬斌. 经济学家. 2018(08)
[4]中国城市移民二代的社会融入测量研究——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J]. 路锦非.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2)
[5]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来自商业保险的证据[J]. 陈璐,王金旭,范红丽. 保险研究. 2018(02)
[6]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的暂时性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J]. 彭璐,朱宇,林李月. 南方人口. 2017(06)
[7]公共服务享有、居住证积分与农民工市民化观察[J]. 钱雪亚,胡琼,苏东冉. 中国经济问题. 2017(05)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的“双二属性”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 杨菊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4)
[9]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J]. 田明. 地理科学. 2017(07)
[10]城乡医保统筹有助于农业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吗?[J]. 马超,顾海,孙徐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2)
本文编号:3444277
【文章来源】:公共管理学报. 2020,1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居住证制度、生命历程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具体框架
研究的目标因变量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国内学者关于心理融入的测量主要遵循两条具体路径:(1)直接以相关问卷题目进行测量;(2)基于问卷题目,以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公因子对心理融入进行测量。尽管测量方法不一致,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对心理融入进行测量,大部分文献的测量指标具有共性(见表1)。突出体现在,身份认同是心理融入核心测量指标[37],众多学者把身份认同看作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核心和关键。此外,心理融入还涉及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城市发展的关注[38]、融入流入地城市的意愿[39]等相对融入程度较低的心理融入方面。因此,遵循关于心理融入的通用测量方法,本文选取调查问卷中的三个题目“我关注我现在居住城市/地方的变化”(城市关注)、“我很愿意融入本地当中,成为其中一员”(融入意愿)、“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身份认同)来测量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城市关注、融入意愿、身份认同三个维度是依融入程度逐渐递进的三个维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新生代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内容和层次。并依照问卷题目选项对其进行赋值,完全不同意=1,不同意=2,基本同意=3,完全同意=4。本文的自变量主要包括居住证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生命历程三个方面。居住证制度用问卷中的题目“你是否办理了暂住证/居住证?”来测量,并赋值,是=1,否(及其他选项)=0。为了确保所有样本均是针对暂住证的,选取广东省四个城市(广东省自2010年1月1日全面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因广东省其他城市样本量与四个城市相差较大,故仅选取四个城市样本)作为分析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份、地区和城市——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健康服务的不平等[J]. 侯慧丽,李春华. 人口与发展. 2019(02)
[2]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J]. 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 人口研究. 2019(02)
[3]就业类型、社会福利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来自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 陆万军,张彬斌. 经济学家. 2018(08)
[4]中国城市移民二代的社会融入测量研究——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J]. 路锦非.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2)
[5]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来自商业保险的证据[J]. 陈璐,王金旭,范红丽. 保险研究. 2018(02)
[6]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的暂时性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J]. 彭璐,朱宇,林李月. 南方人口. 2017(06)
[7]公共服务享有、居住证积分与农民工市民化观察[J]. 钱雪亚,胡琼,苏东冉. 中国经济问题. 2017(05)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的“双二属性”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 杨菊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4)
[9]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J]. 田明. 地理科学. 2017(07)
[10]城乡医保统筹有助于农业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吗?[J]. 马超,顾海,孙徐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2)
本文编号:3444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4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