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流动人口治理逻辑与复合联动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27 14:55
  流动人口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其治理效能已经成为影响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步入大流动社会后,我国流动人口治理逻辑开始谋求新建构,具体表现为治理结构由分割治理向分工协作治理转变、区域权责由属地化管理向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转变、信息资源由"信息孤岛"向共建共享转变的新诉求。探索构建复合联动治理框架,成为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推进流动人口治理现代化以及提升治理能力的最优策略选择。复合联动框架构建应聚焦于回归本原(创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跨界协同(构建跨地区和跨部门互补协作机制)以及智慧治理(建立流动人口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三个层面。 

【文章来源】:求索. 2020,(05)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流动人口治理逻辑与复合联动策略


大流动社会流动人口治理的复合联动逻辑架构

地图,流动人口,大数,闭环


流动人口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是一个涉及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以及各相关服务管理职能部门的闭环体系。从组织构架来看,流动人口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设计具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特征,即在纵向上形成由省、市、县(区)、乡(镇)、村(居委会)五级责任互动且信息共享的垂直组织网络,在横向上形成由流入地和流出地公安、教育、司法、财政、民政、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互联互通的平行组织网络。从流程构架来看,流动人口大数据共建共享闭环体系由数据采集、信息挖掘、信息决策、信息开放与共享等全流程构成(图2)。首先,流动人口数据采集环节,主要基于大数据采集和云存储技术系统获取流动人口个体属性数据、培训与就业数据、卫生和计划生育数据、社会保障数据等,改变以往随机抽样获取信息数据方式。与此同时,对采集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细分与整合,有效弥补传统数据采集和存储弊端。其次,流动人口信息挖掘环节,主要基于大数据挖掘、网络地图、云计算技术对流动人口粗糙数据进行清洗与挖掘,解析数据背后的规律与价值,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细化分类决策提供支撑。再次,流动人口信息决策环节,主要基于信息决策与云计算技术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精准识别与感知分析,真正实现信息决策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从而降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决策的风险与成本。最后,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开放与共享环节,主要利用互联网、云存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流动人口数据在流入地、流出地不同职能部门间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创新了数据信息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的流动方式、形态和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了数据信息损耗,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跨界协作提供了技术基础。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街头的空间属性及其治理形态——基于W市城市管理实践的经验观察[J]. 吕德文.  求索. 2019(04)
[2]人口流动新形势下的公共服务问题识别与对策研究[J]. 刘敏.  宏观经济研究. 2019(05)
[3]“大数据”嵌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 孙涛.  求索. 2018(03)
[4]现阶段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变动的新特点及服务管理创新[J]. 梁勇,马冬梅.  理论与改革. 2018(01)
[5]国家治理技术的演进逻辑--以流动人口管控实践为例[J]. 韩志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异质性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门槛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J]. 吴伟平,刘乃全.  财贸经济. 2016(03)
[7]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实证研究[J]. 甘行琼,刘大帅,胡朋飞.  财贸经济. 2015(10)
[8]协同治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策略选择[J]. 陈丰.  人口与发展. 2015(03)
[9]中国人口空间聚集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差异[J]. 肖周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3)
[10]合法性视域下的“评比表彰”:行动逻辑、功能局限及治理——以中央政府及职能部门组织的评比表彰活动为例[J]. 周晔.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9)



本文编号:3461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61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