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儿童的心理影响及犯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7 23:01
成人社会对儿童赋予相对独立的特殊保护地位是法治平等和理性的体现。近年来发生了层出不穷的虐待儿童事件均指向国外对虐待儿童定义的四种类型,显示出儿童权益保护的实际情形存在法律规制以外的、与社会相关的异常因素而变得更为复杂。虐待儿童存在一个由犯因性环境因素、犯因性个人因素、犯因性互动因素多种因素组成的"心理场",在同一场内加害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各因素相互影响,构建出行为发生的原因空间。鉴于虐待儿童行为具有隐蔽性、加害方式特殊等特点,且对儿童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心理和行为终身影响,从国内外对虐待儿童的研究进展和经验入手,探讨针对高危受害儿童的虐待行为其犯因性因素的形成、表现和作用机制,以期对早期发现、制止和防范儿童虐待有所裨益。
【文章来源】:学术论坛.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虐待儿童的行为与对象界定
(一) 虐待儿童的定义和类型
(二) 虐待儿童的高危风险对象
二、虐待儿童的特征和危害性
(一) 虐待儿童的行为特征
1. 虐待行为的隐蔽性导致重复多发与查明困难。
2. 加害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儿童受引诱与公众迷惑。
3. 加害人的情绪障碍被忽视或未识别导致儿童以“替罪羊”身份被虐待。
(二) 虐待儿童的社会危害性
1. 对儿童立即的心理伤害。
2.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
三、虐待儿童的犯罪成因与发生的“心理场”
(一)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环境因素
1. 社会经济压力与制度缺失。
2. 不良的自然型家庭和高风险的儿童机构。
(二)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个人因素
1. 负因遗传与分泌异常。
2. 人格障碍与犯罪动机。
3. 情绪控制差与缺乏共情。
(三)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互动因素
1. 加害人的知觉偏差与自我中心主义。
2. 养育管教情境下的犯罪诱因与机会。
3. 针对被害人弱点的暴力行为、欺骗行为与忽视。
四、虐待儿童犯罪防治的建议
本文编号:3482552
【文章来源】:学术论坛.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虐待儿童的行为与对象界定
(一) 虐待儿童的定义和类型
(二) 虐待儿童的高危风险对象
二、虐待儿童的特征和危害性
(一) 虐待儿童的行为特征
1. 虐待行为的隐蔽性导致重复多发与查明困难。
2. 加害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儿童受引诱与公众迷惑。
3. 加害人的情绪障碍被忽视或未识别导致儿童以“替罪羊”身份被虐待。
(二) 虐待儿童的社会危害性
1. 对儿童立即的心理伤害。
2.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
三、虐待儿童的犯罪成因与发生的“心理场”
(一)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环境因素
1. 社会经济压力与制度缺失。
2. 不良的自然型家庭和高风险的儿童机构。
(二)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个人因素
1. 负因遗传与分泌异常。
2. 人格障碍与犯罪动机。
3. 情绪控制差与缺乏共情。
(三) 儿童虐待的犯因性互动因素
1. 加害人的知觉偏差与自我中心主义。
2. 养育管教情境下的犯罪诱因与机会。
3. 针对被害人弱点的暴力行为、欺骗行为与忽视。
四、虐待儿童犯罪防治的建议
本文编号:3482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8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