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随机杀人”案件的定性研究——兼论想象竞合犯的处断规则
发布时间:2021-12-17 23:09
司法实践中,对公共场所"随机杀人"案件的定性存在故意杀人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差别,甚至出现类似案件不同定性的现象,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行为人利用同一犯罪机会,在公共场所连续杀害不特定对象的,既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一行为连续犯,也可以整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两罪的想象竞合。对于"随机杀人"案件应适用"从一重处断"规则,当运用传统的"刑罚比较法"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时,应运用"法益比较法"来判断何为重罪,根据两罪侵犯法益之间是否存在包容关系进行判断,优先适用侵犯整体法益、复杂法益的罪名,更全面地评价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当前仇恨犯罪的原因解析——以2010年以后仇恨犯罪典型案例为研究样本[J]. 张旭,施鑫.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2]论无差别杀人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分[J]. 张小虎. 犯罪研究. 2017(02)
[3]强行闯卡并逃逸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J]. 张金伟,葛立刚. 人民司法(案例). 2016(23)
[4]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的界限[J]. 程云欣.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5]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J]. 张明楷. 法学研究. 2016(01)
[6]公共场所持刀砍人行为的法律适用[J]. 赵伟伟. 中国检察官. 2015(14)
[7]暴恐犯罪的刑法规制[J]. 高巍. 法学杂志. 2014(11)
[8]持刀在公共场所刺扎不特定人案的法律适用[J]. 钱叶六. 刑事法判解. 2012(01)
[9]持刀在公共场所乱刺不特定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J]. 王斌. 人民司法. 2008(16)
[10]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刑法抗制[J]. 赵秉志.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541131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当前仇恨犯罪的原因解析——以2010年以后仇恨犯罪典型案例为研究样本[J]. 张旭,施鑫.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2]论无差别杀人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分[J]. 张小虎. 犯罪研究. 2017(02)
[3]强行闯卡并逃逸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J]. 张金伟,葛立刚. 人民司法(案例). 2016(23)
[4]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的界限[J]. 程云欣.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5]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J]. 张明楷. 法学研究. 2016(01)
[6]公共场所持刀砍人行为的法律适用[J]. 赵伟伟. 中国检察官. 2015(14)
[7]暴恐犯罪的刑法规制[J]. 高巍. 法学杂志. 2014(11)
[8]持刀在公共场所刺扎不特定人案的法律适用[J]. 钱叶六. 刑事法判解. 2012(01)
[9]持刀在公共场所乱刺不特定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J]. 王斌. 人民司法. 2008(16)
[10]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刑法抗制[J]. 赵秉志.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541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54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