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治安风险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09:59
  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便利性的提升,网络社会中未能被正式规范惩罚,但又破坏社会一般规范和公序良俗、引发不良效应的偏差行为也有所增多。部分网络偏差行为虽未造成严重危害,但却存在一定的治安风险。一段时间以来,由网络偏差行为导致的民事侵权乃至刑事犯罪案件的数量都在日趋增多,因此,防范网络偏差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治安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这既属于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的“前端预防”一隅,也属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虚拟”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网络偏差行为与一般的网络违法犯罪和网络失范行为不同,是指网络参与主体在网络社会中违背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准则、一般社会规范和主流价值,又未达到可被正式法律惩罚的轻微不轨行为。网络偏差行为可被分为话语权导向型、利益导向型和社交导向型等类型,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负面效应扩大化、偏差群体同质化、偏差行为隐蔽化和内容信息低俗化。由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不再是难以跨越与协调的虚实二元关系,而是能够直接、切实影响的关系,网络偏差行为的不良效应在线上、线下都不断凸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有可能引发的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国家安全风险和社会管理风险等治安风险也已不...

【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8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研究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案例分析法
2 网络偏差行为的概念界定
    2.1 偏差行为的概念
        2.1.1 偏差行为与社会失范的关系
        2.1.2 偏差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2.2 网络社会的概念
    2.3 网络偏差行为的概念
    2.4 网络偏差行为与其他相近概念的辨析
3 网络偏差行为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3.1 网络偏差行为的类型
        3.1.1 话语权导向型
        3.1.2 利益导向型
        3.1.3 社交导向型
    3.2 网络偏差行为的发展趋势
        3.2.1 负面效应扩大化
        3.2.2 偏差群体同质化
        3.2.3 偏差行为隐蔽化
        3.2.4 内容信息低俗化
4 网络偏差行为可能引发的治安风险
    4.1 国家安全风险
    4.2 人身安全风险
        4.2.1 侵犯隐私
        4.2.2 侵犯名誉权
        4.2.3 人身伤害
    4.3 财产安全风险
        4.3.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4.3.2 侵占、挪用公私款项
        4.3.3 传销、诈骗
    4.4 社会管理风险
        4.4.1 扰乱公共秩序
        4.4.2 引发线上、线下的涉众行为
5 网络偏差行为引发治安风险的原因及发生机理
    5.1 网络偏差行为引发治安风险的客观原因
        5.1.1 扁平化、去中心化、匿名化的宽松网络环境
        5.1.2 网络监管不足,缺乏长效治理体制
        5.1.3 网络社会非正式规范建构有所缺失
    5.2 网络偏差行为引发治安风险的主观原因
        5.2.1 网络参与主体的道德失范和认知缺位
        5.2.2 网络参与主体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
        5.2.3 网络参与主体的际缘关系淡化、情感纽带缺失
    5.3 网络偏差行为引发治安风险的机理
        5.3.1 价值合理性偏差
        5.3.2 规范正当性偏差
        5.3.3 行为偏差
6 国外治理网络偏差行为和进行网络安全防控的经验借鉴
    6.1 注重建立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6.2 注重基于新兴科技的安全治理
    6.3 注重发展网络协同治理和网络软约束
    6.4 注重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管理
7 网络偏差行为的风险防范对策
    7.1 正式社会控制
        7.1.1 完善法律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网
        7.1.2 推进网络治安风险预警建设
        7.1.3 推进新兴科技与网络警务相融合
    7.2 非正式社会控制
        7.2.1 网络认同:通过治安宣教培育网民的网络秩序认同感
        7.2.2 网络规范:强化网络安全共同体的社会契约和情感约束
        7.2.3 网络参与:通过环境浸染鼓励网民参与网络安全协作
        7.2.4 网络信任:通过提升社交信任强化网络治安协同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平台风险治理的国际政策比较与启示 [J]. 赵志云,杜洪涛,张楠.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2)
[2]网络直播中关于打赏的法律关系探析 [J]. 邓颖.  法制博览. 2020(03)
[3]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与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 [J]. 朱黎君,叶宝娟,倪林英.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1)
[4]网络生态视角下社交媒体的内容管理探析 [J]. 孙萍,刘瑞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
[5]“网红带货”乱象众多 三部门开启“四个最严”专项活动 [J]. 罗克研.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11)
[6]美国数据有限性开放政策及其对全球网络安全的影响 [J]. 余丽,张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7]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制体系:全球视野与国际比较 [J]. 杜智涛,刘琼,俞点.  青年探索. 2019(04)
[8]自我控制在体育类大学生自尊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J]. 富小刚,宋文利,张文婷,李智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6)
[9]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与矫治策略 [J]. 白雪静.  新媒体研究. 2019(09)
[10]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研究 [J]. 邱慧燕,周振佳.  科技经济导刊. 2018(33)

硕士论文
[1]中英网络治理的行业自律比较研究[D]. 刘晓思.兰州大学. 2017
[2]中外互联网治理模式研究[D]. 金蕊.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自我中心、社会支持的关系[D]. 张婷.赣南师范学院. 2014
[4]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的关系研究[D]. 刘丽芳.华中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55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555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