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及其规制
本文关键词: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及其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种利益冲突矛盾不断加深,再加之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群体性事件进入了一个高发期,群发性事件数量从1994年1万多起,上升到2004年的7万4千多起,增加了6倍多;参与人数从1994年的73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的376万人次,增加了4倍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它不但是群体利益诉求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同时它对社会秩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实践中,警力在群体性事件的整个进程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现有法律体系下,警力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使用具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一方面,警察的职责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契合性,另一方面,警力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使用,得到了法律性和政策性的双重授权。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使得警力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使用存在许多缺陷,最主要的有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存在偏差、权责的划分不清晰、警力使用的标准不明确、监督乏力和自身建设有所欠缺。其首先表现为警民信息不对称,即由于警民沟通渠道缺失、阻塞,警民专业知识、立场存在差距等导致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境地,从而使得警力的使用产生不良后果。其次表现为警察处置手段不合理、不规范,即由于处置手段单一,决策权分配不科学,处置时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原因,使得警力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而造成处置手段的不合理、不规范。最后表现为警力的使用决策欠缺科学性,即由于决策主体和决策方式的不科学,导致了警力使用的决策欠缺科学性。国外由于经济、政治等条件的不同,以及法律体系的完善,在长期的事件中,形成了具有各具特色的应对方式,其中“慎用警力”原则已经成为较为公认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国外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已经较为成熟与科学,日本通过大量移植德法两国的法律,将“比例原则”作为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的核心原则;美国则以更为开放的态度来面对群体性事件,其警力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事前的引导与规范;土耳其则建立了完善快速反应部队制度,来处置群体性事件;德国则在群体性事件中,采取事前引导,发生后分级多方案的形式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加拿大则是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应急机制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通过对域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在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所存在的问题,在群体性事件警力使用三项基本原则即及时介入原则、合法公正原则和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指导下,针对内部机制的完善可以从权责划分的完善、警力使用标准的完善、警力使用监督机制的完善、警察队伍自身建设的完善四个方面出发,而外部机制的完善则可以从救济渠道的完善、矛盾化解联合工作机制的完善、行政应急权和应急机制的法制化、善后处理机制的完善四个方面出发。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同时完善,才能使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趋于完善。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警力使用 基本原则 规范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过程中的问题11-15
- (一)警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11-12
- (二)警力的处置手段不合理不规范12-14
- (三)警力使用决策缺乏科学性14-15
- 二、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的问题成因分析15-20
- (一)警察部门的认识问题15-16
- (二)权责划分问题16-17
- (三)标准问题17
- (四)监督问题17-19
- (五)自身建设问题19-20
- 三、域外相关规定及其借鉴20-27
- (一)域外的相关规定20-25
- 1. 立法中的比例原则20
- 2. 事前沟通的重视20-21
- 3. 专业处置警队的建立21-23
- 4. 独立的指挥系统23
- 5. 科学全面的危险评估和预案系统23-24
- 6. 慎用警力原则24-25
- (二)我国的借鉴25-27
- 四、我国群体性事件中警力使用的规范路径27-44
- (一)基本原则27-28
- 1. 及时介入原则27
- 2. 合法公正原则27-28
- 3. 慎用武器、警械原则28
- (二)内部机制的完善28-39
- 1. 权责划分的完善28-32
- 2. 标准的完善32-35
- 3. 监督机制的完善35-36
- 4. 改革管理体制,,提高警察素质36-39
- (三)外部机制的完善39-44
- 1. 救济渠道的完善39-40
- 2. 矛盾化解的联合工作机制的建立40-41
- 3. 行政应急机制的健全与行政紧急权利的法治化41-43
- 4. 完善群体性事件善后处理机制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355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5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