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了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社会问题和矛盾。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代化变革中潜伏积累的问题矛盾以群体性事件这种极端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本文基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温州群体性事件的现实材料,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与源头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必然会催生社会矛盾的出现,而转型期的中国矛盾冲突激化主要源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各项法规制度不健全、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滞后、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政治参与程度低等因素都使初始矛盾以化解,,消极片面的社会心态更使群体性行动的容易形成,信息化、全球化更加剧了地方政府治理防控群体性事件的难度。因此,只有以理性的心态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在综合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以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规范公共决策以从源头减少冲突隐患,健全完善矛盾化解体制机制以全力化解基层矛盾,扩大信息公开并强化舆情监督以便及时掌控社情民意,从而最大限度地消解不稳定因素,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瓦解群体性事件发生演变过程,实现群体性事件的源头治理。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人民内部矛盾 治理 温州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2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 二、温州群体性事件概述12-22
- 2.1 群体性事件概述12-16
- 2.1.1 群体性事件的感念12-15
- 2.1.2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15-16
- 2.1.3 群体性事件的功能16
- 2.2 温州群体性事件的隐患16-22
- 2.2.1 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的问题隐患17-18
- 2.2.2 建设开发中的问题隐患18-20
- 2.2.3 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隐患20-21
- 2.2.4 涉及生命健康的常见突发问题隐患21-22
- 2.2.5 历史遗留问题及常态问题隐患22
- 三、温州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22-32
- 3.1 管理制度体制滞后22-24
- 3.1.1 法律滞后,依据混乱22-23
- 3.1.2 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滞后23
- 3.1.3 维稳考评模式扭曲异化23-24
- 3.2 公民政治参与程度低24-25
- 3.2.1 基层民主实效低,群众意志难体现24-25
- 3.2.2 公共决策失范,群众利益难维护25
- 3.3 法治诉求渠道不畅25-27
- 3.3.1 集会游行示威“难贯彻”25-26
- 3.3.2 行政复议、司法诉讼“受质疑”26
- 3.3.3 信访制度“难奏效”26-27
- 3.4 政府行政行为失范27-28
- 3.4.1 有法不依、政策落实不到位27
- 3.4.2 工作方式不当,官僚作风浓重27-28
- 3.4.3 突发问题现场处置难28
- 3.5 社会心态片面消极28-30
- 3.5.1 消极不安的社会情绪28-29
- 3.5.2 封建遗留思想29
- 3.5.3 片面的民主法制观念29-30
- 3.6 舆情传播难以预测监管30-31
- 3.7 敌对势力活动频繁31-32
- 四、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32-40
- 4.1 加强法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32-34
- 4.1.1 健全法律体系,确保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法可依32
- 4.1.2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2-33
- 4.1.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33-34
- 4.2 规范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冲突34-35
- 4.3 透明公开,掌握控制引导网络舆情35-36
- 4.4 全力化解,遏制矛盾冲突恶化升级36-38
- 4.4.1 明确关系与权责,严格考评与问责36-37
- 4.4.2 强筑基层稳控网,健全完善“大调解”37-38
- 4.4.3 创新完善信访工作机制38
- 4.5 标本兼治,综合提升政府公信权威38-40
- 五、结语40
- 注释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2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3 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刘亚静;;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王祥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处置对策[J];公安研究;2010年02期
6 黄顺康;夏俊毅;;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和因果关系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宋光宝;;“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洋;[N];人民日报;2011年
2 周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冬英;宗教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6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