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7 13:15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互联网在我国普及率逐年升高,大量网络群体性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存在分歧。国内政府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影响上,舆论引导和风险管控意识不足,应对机制以及主观态度存在问题。由于网络事件有可能导致“公共舆论危机”以及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的合法性带来考验,给政府的公共管理难度增加砝码,也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所以,这一课题的研究存在实质价值。 本课题根据我国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以公共治理理论、危机公关理论、媒介政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此探寻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梳理和总结发现,像建立常态网络危机预警策略、调整主观应对心态、采取政务信息公开、完善相关法规,尤其是加快政府危机管理的体制改革等,都对政府科学应对策略提供了思路,并为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稳定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应对策略 危机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第一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的理论基础15-27
-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类型15-21
-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15-19
-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19-21
-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的相关理论支持21-27
- 一、 政府危机管理21-23
- 二、 公共治理理论23-25
- 三、 危机公关理论25-27
-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不力的表现及影响27-33
- 第一节 政府应对不力的表现27-30
- 一、 危机预警不力27-29
- 二、 危机决策不力29
- 三、 媒体公关不力29-30
- 第二节 政府应对不力的影响30-33
- 一、 弱化政府行为能力30-31
- 二、 强化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31
- 三、 促使政府改善应对机制31-33
-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不力的原因探析33-41
- 第一节 政府应对不力的主观原因33-37
- 一、 风险管理意识淡漠33
- 二、 信息公开乏力33-34
- 三、 政府应对态度消极34-37
- 第二节 政府应对不力的客观原因37-41
- 一、 网络行政不专业37-38
- 二、 缺乏完善制度38-39
- 三、 缺乏培养体系39
- 四、 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阻力39-41
- 第四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的有效策略41-52
- 第一节 政府应对策略需要坚持的原则41-44
- 一、 注重预警有的放矢41-42
- 二、 政府主导积极应对42
- 三、 均衡利益综合考量42-43
- 四、 以人为本效率优先43
- 五、 及时沟通协调一致43-44
- 第二节 政府具体应对策略分析44-52
- 一、 建立常态化预警策略44-46
- 二、 采取积极应对策略46-48
- 三、 用网络问政为民意渠道“疏堵”48-49
- 四、 提高政府应对系统的行政能力49-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黄
本文编号:373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7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