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城市淘金,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猛增。流动人口的增加,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明显,涉及到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浙江省余姚市作为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企业多呈劳动密集型特征,近年来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6.7万人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53.25万人。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促进余姚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以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为向,探索新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使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余姚市流动人口实际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详细描述了余姚市流动人口概况、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科学研判流动人口对余姚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今后几年的增长趋势;着重分析了余姚市当前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困境;最后通过归纳、分析,为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通过对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为政府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区域人口综合调控,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构 优化对策 余姚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2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绪论11-22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3-17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8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8-19
- 五、流动人口相关概念界定19-22
- 第一章 余姚市流动人口现状分析22-40
- 一、余姚市流动人口概况22-23
- 二、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分析23-24
- 三、流动人口接受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情况24-25
- 四、余姚市流动人口调研分析25-36
-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25
-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5-36
- 五、余姚市流动人口变动趋势及特点36-40
- (一)人口总量规模36
- (二)人口发展趋势36-37
- (三)人口分布状况37-39
- (四)人口密度状况39-40
- 第二章 流动人口对余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40-52
- 一、积极影响40-42
- (一)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40
- (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40-41
- (三)改变了人口结构41-42
- (四)促进社会文化风俗重构42
- (五)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42
- 二、消极影响42-44
- (一)加剧了城市资源要素的瓶颈42-43
- (二)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43
- (三)削弱了产业结构升级43
- (四)留住人才难度加大43-44
- 三、流动人口对余姚经济发展影响的统计学分析44-47
- (一)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动态分析44-45
- (二)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分析45-46
- (三)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计量分析46-47
-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余姚市的适度人口规模预测47-52
- (一)预测思路47-48
- (二)模型的建立及预测48-51
- (三)关键要素的可达性分析51-52
- 第三章 余姚市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困境52-54
- 一、导致公共服务压力加大52
- 二、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较大难度52-53
- 三、给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较大冲击53
- 四、道德价值偏离城市主流53-54
- 第四章 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建议54-60
- 一、总量控制54
- 二、结构优化54-60
- (一)以业择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54-55
- (二)整治疏人,加强流动人口治理55-56
- (三)以房管人,强化出租房屋管理56-57
- (四)以证转人,完善公共服务制度57-58
- (五)引育优人,,提升流动人口素质58-59
- (六)融合留人,促进流动人口融入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卓;;人口结构民众的观念亟须转变[J];民主与法制;2010年21期
2 熊耀平;论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经济人口结构调整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0年04期
3 王美东;浅论人口结构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黄元元;王晓燕;;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以韩国为例[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5 田香兰;;日本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社科纵横;2010年06期
6 郑辉;;引入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因素的中国储蓄率模型[J];特区经济;2011年01期
7 张翼;刘影翔;;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的“招工难”——基于劳动力供给、教育分流及收入变化等问题的研究报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8 刘新荣;;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9 秦梦;;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对广东省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2年07期
10 ;男与女,老与少——透视我国人口结构失衡[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何岑蕙;;中国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伟英;唐任芳;杨少彬;;防范门诊老年病人跌倒事件的管理与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Ingalill Rahm Hallberg;;关注人口结构剧变社会中的高龄老年人(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4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总第17期)[C];2005年
5 蒋琪琪;黄龙生;;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钱嫣虹;王国军;;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寿险需求影响的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7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巴德年;;我的医学科学观——人口、健康与医学真谛[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9 沈云标;;壮年佳构优质生育与家国人口小康生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汪伟;;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贸易顺差:理论与实证[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新才;农村人口结构失衡[N];新疆日报(汉);2011年
2 本报记者 余依霖;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3 民族证券 陈伟;顺应人口结构变化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杨敏 编译;多元化人口结构蕴含经济潜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墨冰;人口结构能让房价再涨十年吗[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人口学研究所 王翠绒 邹会聪;论科学人口结构观[N];光明日报;2009年
7 李子;中国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束洪福;调整人口结构至关重要[N];科技日报;2010年
9 宋平 赵玉兰 宋珊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优化人口结构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人口结构变化要求中长期财政战略变化[N];海峡财经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冲;中国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传敬;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检验[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杨江权;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捷;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琦;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3 张得政;甘肃省农村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超;人口结构转变与金融结构变迁[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王光召;贵州省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孙洁雅;我国住房价格合意性发展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郭申申;河南省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马文昊;黑龙江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娜;山东省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10 马迪;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余姚市流动人口结构优化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7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