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社会键”断裂:城市流动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2 13:23

  本文关键词:“社会键”断裂:城市流动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城市流动少年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人口中的主要群体,根据赫希的社会联系理论,他认为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连接他们的“社会键”松散或者破裂,也就是社会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控制。 赫希将“社会键”视为四个方面的社会控制力——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其中,依恋指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感情或感受,包括对父母的依恋、对学校的依恋和对同辈群体的依恋;奉献指个人在社会中的理性投资和进行犯罪行为所承担的风险,包括向成年人身份的转变、接受教育和获得更高的职业;卷入指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传统活动,一类是传统的工作、运动、娱乐和爱好,一类是与学校有关的传统活动;信念指对共同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可,包括对信念的内化程度和犯罪合理化程度。 笔者借鉴赫希的“社会键”理论,并根据对104例14至18周岁犯罪少年样本进行简单描述统计与列联表分析,以及14个14至18周岁犯罪的城市流动少年进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对城市流动少年的犯罪原因进行尝试性解释。同时,对赫希的“社会键”提出适当调整和修改,即在依恋因素中增加对工作场所、社区和监禁同伴的依恋;奉献因素划分为教育与职业经历,以及对教育和职业的期待;卷入划分为同辈群体交往和虚拟生活世界有关的两类活动;信念则划分为法制观念内化程度与犯罪合理化程度。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司法社工的实践,描述司法社工修复“社会键”的具体过程,即司法社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城市流动少年的依恋、奉献、正向卷入和信念。
【关键词】:社会键 城市流动少年 司法社工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5;C9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与综述9-19
  • 一. 问题的提出9
  • 二. 城市流动少年犯罪原因理论综述9-19
  • (一) 犯罪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9-11
  • (二) “社会键”理论11-19
  •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设计19-26
  • 一. 研究问题19
  • 二. 研究意义19-20
  • (一) 理论意义19
  • (二) 实践意义19-20
  • 三. 概念界定20-21
  • (一) 城市流动少年20-21
  • (二) “社会键”21
  • 四. 分析框架21-23
  • 五. 资料介绍23-24
  • 六. 研究方法24-26
  • (一) 数据描述统计与列联表分析24
  • (二) 个案访谈法24-26
  • 第三章 犯罪少年情况与影响因素基本分析26-39
  • 一. 资料的基本描述26-29
  • (一) 样本基本情况26-27
  • (二) 家庭基本情况27
  • (三) 犯罪基本情况27-29
  • 二. 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29-32
  • (一) 个人基本情况的影响29-30
  • (二) 家庭的影响30-31
  • (三) 法律认知与同辈群体的影响31-32
  • 三.城市流动少年与城市本地少年的犯罪因素差异32-37
  • (一) 个人情况的不同影响32-34
  • (二) 家庭情况的不同影响34-35
  • (三) 犯罪情况的不同35-37
  • 四. 分析与讨论37-39
  • (一) 研究结论37-38
  • (二) 研究局限38-39
  • 第四章 “社会键”断裂:城市流动少年犯罪原因探析39-56
  • 一.城市流动少年“依恋”的影响因素分析39-46
  • (一) 对家庭的依恋39-41
  • (二) 对学校的依恋41-42
  • (三) 对工作场所的依恋42-43
  • (四) 对居住社区的依恋43-45
  • (五) 对监禁同伴的依恋45-46
  • 二. 城市流动少年“奉献”的影响因素分析46-47
  • (一) 教育状态46
  • (二) 教育与职业期待46-47
  • 三. 城市流动少年“卷入”的影响因素分析47-52
  • (一) 与同辈群体交往有关的活动48-49
  • (二) 与虚拟生活世界有关的活动49-52
  • 四. 城市流动少年“信念”的影响因素分析52-53
  • (一) 法制观念内化52-53
  • (二) 犯罪合理化53
  • 五. 分析与讨论53-56
  • 第五章 司法社工如何修复断裂的“社会键”56-61
  • 一. 增强依恋56-58
  • (一) 增加对父母的依恋56-57
  • (二) 增加对学校的依恋57
  • (三) 增加对工作场所的依恋57
  • (四) 增加对社区的依恋57-58
  • (五) 增加监禁环境下的正向依恋58
  • 二. 增加奉献58-59
  • (一) 寻找教育平台以获取教育资源58
  • (二) 建立合理的教育和职业规划58-59
  • 三.增加正向卷入59-60
  • 四.增强信念60-61
  • (一) 提高法律认知能力60
  • (二) 建立正确的理性信念60-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小红;陈薇;;流动青少年犯罪:生存风险与环境风险的影响——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状况调查[J];城市问题;2011年11期

2 赵胜营;;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3 李川;;浅谈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4 许前程;从武汉市调查看中国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5 刘应君,秦国文;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2期

6 应培礼;肫宏梅;;关于农民工第二代犯罪问题的若干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5期

7 "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陈卫东;;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1期

8 郭理蓉;;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5期

9 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6期

10 苗欣兰;;关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公安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键”断裂:城市流动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415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