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论城市地铁安全与犯罪防控

发布时间:2017-07-02 14:10

  本文关键词:论城市地铁安全与犯罪防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铁交通在城市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地铁运营客流量大、财物密集度高,往往能提供犯罪机会而成为诱发违法犯罪的温床。因其影响面大、关注度高,还极易成为恐怖犯罪的袭击目标。在地铁多样化的违法犯罪现象中,侵财类犯罪所占比例较高。而公共移动空间的防控盲点以及乘客松散的组织结构,是地铁犯罪频发的重要致因。基于减少犯罪目标和条件的视角,破除地铁空间的"犯罪场",阻却犯罪基本要素的关联耦合,成为地铁犯罪防控的新思路。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地铁 犯罪 空间 防控
【基金】:2012年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研究最终成果(2012440)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地铁作为一种大容量、快捷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地铁日益成为城市交通主干线的同时,地铁违法犯罪活动呈高发趋势。一、地铁犯罪图景(一)恐怖犯罪风险高地铁运营区域属于特殊的公共空间,人流量大,密集度高。据悉,北京地铁全路网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L.汉农,新馨;犯罪机会论和贫困与财产犯罪的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霍建中,韩文成;论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J];河北法学;1999年01期

3 王发曾;;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4 程金龙;;城市犯罪移动空间盲区相关问题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5 朱景汉;;地铁恶性犯罪防控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徐国祥;王芳;;上海市民地铁安全意识与安全评价调研报告[J];科学发展;2011年05期

7 陈蕾;;地铁安全防范问题研析[J];森林公安;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冬梅;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节点的犯罪防控空间策略[D];湖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汪维才;;商业贿赂犯罪之成因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大洋;卢秋婷;刘亚娜;;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行为类型辨析及与受贿罪的相关性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5 白建军;;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6 刘广三;单天水;;犯罪是一种评价——犯罪观的主体角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张文,马家福;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兼论刑事一体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黄大威;;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规范缺陷与完善[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9 柏立华,宋建强;文化国与教育刑——法制文明的回顾与展望[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10 霍宪丹,翟中东;犯罪发生的“引发式”解释及其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培;王波;白文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光权;;改革开放与刑事政策的合理化[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严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的历史流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6 李亚军;;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合同诈骗犯罪——以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近年起诉案件为例[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7 陈兴良;;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8 武玉红;;再论刑事政策之概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储槐植;蒋建峰;;经济全球化与犯罪控制对策[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皮勇;刘为国;;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楠;行政与刑事法律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吴淼;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巍;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救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奉文;论刑事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熙;论暴力犯罪的被害预防[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富华;CPTED的回归[J];安防科技;2003年12期

2 刘皆谊;;地铁地下街经营经验探讨——以台北市捷运系统地下街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3 朱玉兰;刘\

本文编号:51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51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