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后基因时代DNA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9:06

  本文关键词:后基因时代DNA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NA鉴定 人权 对策


【摘要】:DNA序列的发现使每个人具有区别其他人独一无二的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和鉴定,然而DNA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司法程序的不规范、侵犯他人隐私权等方面,有悖于后基因时代人权的考量,规范程序性操作及DNA采样制度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西金溪县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DNA鉴定 人权 对策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公元2003年,人类基因计划书的圆满结束,宣告人类正式进入所谓的“后基因时代”(post-genomic era)。自1988年DNA鉴定首次进入法庭作为证据以来,对其司法运用的质疑就未曾停歇,但总体潮流也从未改变,即以高科技含量的DNA鉴定对查明事实、保障人权功不可没。然而由基因科技所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尚坤;;DNA分析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探讨[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佳;张目强;;论我国刑事侦查权控制机制的完善——兼评外国刑事侦查权控制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4 封利强;;证据审查机制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5 朱立恒;;英国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变迁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6 王日春;邱爱民;;论证据法学统编教材的创新和发展——评张保生教授主编之《证据法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杨振国;;论举证责任倒置、转换与“举证责任转移”[J];沧桑;2009年04期

8 汪超;蔡杰;;对司法认知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相关制度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7年04期

9 马越;;略议即时通信证据的收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熊志海;李恩情;;证据客观性的信息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亚平;;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越;;与充分公开有关的实验证据问题的探讨[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陈姝,

本文编号:603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03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