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4:14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犯罪团伙 组织结构 实证研究


【摘要】:犯罪团伙的组织结构对置身其中的未成年人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在北京、湖北、贵州三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中半数有成年人参与,一些团伙被成年人操控;团伙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规模与危险成正比;团伙成员交往比较密切,组织程度趋于严密;团伙活动以娱乐和不良行为居多,团伙生涯对未成年人影响深刻。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科院首都综治研究所;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团伙 组织结构 实证研究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3FXC034)
【分类号】:D917;C913.5
【正文快照】: 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全世界三大社会公害。在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中,团伙犯罪最为突出。我国学界一致认为,团伙犯罪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项笔者参与的课题调研中,对北京、湖北、贵州三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进行了随机抽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宝义;青少年犯罪团伙的结构特征及形态分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4期

2 孙茗,倪海英,马克·威尔;少年犯罪团伙组织及教唆煽动[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5期

3 吴明晶;郑玉蒜;;石狮市外来流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研究[J];福建法学;2009年04期

4 周良沱,章剑;“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的犯罪学分析[J];犯罪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若辉;张鸿巍;;少年帮派的特征、催生因素与防治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黄祥铭;;浅谈校园犯罪的特点、原因、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3年27期

3 姚兵;;中外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比较研究[J];刑法论丛;2012年02期

4 段礼乐;;法律道德性的法经济学及其制度意义[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姚兵;;三省市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锐;卖淫团伙化趋势及其刑事抗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阎昭;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中的“双向保护”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刘思硕;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佘思伟;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彭妍;青少年团伙犯罪中从犯犯罪的原因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冰瑶;70后、80后、90后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子翼;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2001年全国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分类统计表[J];公安研究;2002年06期

2 周良沱,章剑;论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周良沱;犯罪根源论[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4 李建华,李鲁滨,王福生;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研究进展与加强防治工作的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正来;谈谈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污染[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2 药恩情,刘进贤,郑虎保;论未成年人犯罪[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3 金玉;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预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永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特点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刘爱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曹艳春;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法律思考[J];前沿;2002年06期

7 雷达;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叶敏;思茅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的分析与防治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刘汉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字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2期

10 吕西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辉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府预防与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翠华;;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604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04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