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2:20
本文关键词: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我国保安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保安作为一个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体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整体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公共秩序的不断完善,对保安服务行业的整体要求不断提高,保安服务类公司的数量随之增加,保安人员的敬业程度与社会公共秩序、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保安人员的工作质量甚至开始影响到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保安,作为一个工作内容单调、晋升空间狭小的职业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但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对于保安人员职业倦怠的关注极少,研究更是非常滞后。因此,关注我国保安人员的职业倦怠状态,研究其诱发因素、干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梳理以往不同学者对不同主体、对象的相关变量(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研究,经过文献研究发现,在众多干预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效果较理想,对于克服职业倦怠效果较好,因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模型即研究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试图通过实证及统计分析得到保安人员真实的倦怠现状,利用有效的干预方式为企业、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从而提高保安人员的整体水平。实证部分本文首先选取了职业倦怠及自我效能感的国际通用成熟量表的中译版,通过现场实际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回收,运用EXCEL、SPSS17.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变量进行因子、相关、回归分析,通过人口统计学控制变量验证其在因变量、自变量之间的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性别对“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有显著影响差异,年龄对“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有显著影响差异,文化对“成就感低落”有显著影响差异,工作年限方面,工作年限的差异对保安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影响,对情感衰竭有显著影响,工作年限差异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维度,证明了保安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情感衰竭现象会加重。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保安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感的影响,从实证的结果可知,保安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职业倦怠感及其情感衰竭维度、玩世不恭维度有显著负影响,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其成就感低落有显著负影响。文章最后部分针对分析统计的保安人员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文章实证部分的验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安人员 自我效能感 职业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3;F27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2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10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0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10-12
- 1.3.1 研究方法10
- 1.3.2 研究思路10-11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11-12
- 2 理论基础12-19
- 2.1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有关研究12-14
- 2.1.1 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12
- 2.1.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2-13
- 2.1.3 职业实践领域的相关及干预研究13-14
- 2.2 职业倦怠感的有关研究14-16
- 2.2.1 职业倦怠感概念与维度14-15
- 2.2.2 对职业倦怠感测量国内外研究进展15
- 2.2.3 特定职业领域倦怠感的相关与干预研究15-16
- 2.3 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16-17
- 2.4 保安人员职业倦怠有关研究17-18
- 2.5 小结18-19
- 3 研究总体设计19-22
- 3.1 问题提出19
- 3.1.1 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提出19
- 3.1.2 社会现实方面的问题提出19
- 3.2 研究假设19-20
- 3.3 研究设计20-22
- 3.3.1 研究对象20
- 3.3.2 保安人员工作特征及认知度分析20-21
- 3.3.3 研究工具21
- 3.3.4 理论模型21-22
- 4 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影响的实证分析22-39
- 4.1 研究方法22-24
- 4.1.1 样本特征分布22-23
- 4.1.2 研究过程23-24
- 4.2 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4-30
- 4.2.1 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4-25
- 4.2.2 职业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5
- 4.2.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25-30
- 4.3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30-35
- 4.3.1 量表的信度检验31
- 4.3.2 量表的效度检验31-35
- 4.4 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35-39
- 4.4.1 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35-36
- 4.4.2 保安人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36-39
- 5 结论与讨论39-43
- 5.1 研究结论39-40
- 5.2 研究不足40
- 5.3 管理建议40-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峥毅;;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08年05期
2 陈阳;;高职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10期
3 李雪萍;;试论高校财会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永鑫;李艺敏;;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5 沈杰,郑全全;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永丽;李永鑫;;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工作倦怠:中介作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杜秀芳;宋汉存;侯春悦;;保安人员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杨;普通公务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8年
2 江涛;川渝地区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9年
3 解锋;沈阳市保安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2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2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