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新形势下延伸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5:24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延伸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路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延伸 必要性 路径 社会化体系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犯罪人群特定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网络化等新的特征。虽然各地检察机关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出了许多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新思路,但这些检察工作的新思路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延伸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基于应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的现实情况提出的新路径,通过延伸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触角,发掘、整合社会资源并将其引入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关爱及宣传工作中,形成系统性、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
【作者单位】: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延伸 必要性 路径 社会化体系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延伸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国家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的少年司法程序,都体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明华;;检察机关深入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途径探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S1期

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课题组;秦明华;陆文奕;;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少年犯为研究样本[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3 叶青;;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践与新发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1期

4 牛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3期

5 康树华;施琦;;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6期

6 关颖;;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十年比较——基于两次全国未成年犯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太保;;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正当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振生;论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赵江涛;;从刑法谦抑性看酒后驾驶“入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陈兴良;;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6 杨凯;;论刑法规范谦抑原则[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7 李娜;赵辉;;防控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邵维国;论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的理论根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赵秉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徐妍;皮艳红;;环境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游伟;谢锡美;;论“严打”与我国的综合治理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浩波;;犯罪学学科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宏玉;;实证学派——刑事政策合理化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顺安;;有组织犯罪形成的微观因素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7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从E·迪尔凯姆说起[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8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王宏玉;;实证学派——刑事政策合理化的发展[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胡志军;刑罚功能新论[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勇平;出监监狱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凯;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毒品犯罪群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萍;人身危险性在定罪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雨辰;吉林市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与社会保障相关性探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宜可;论当代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洪刚;罪责刑相适应的时代特征[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保障[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2 钟黎;姚小丽;;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相关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3 马粉兰;;重新犯罪与初次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对比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4 赵国玲;李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1期

5 罗莹;;未成年刑事被告人司法权益保护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4期

6 王晓华;;成年人参与讯问未成年人制度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黄太云;;刑事诉讼法修改释义[J];人民检察;2012年08期

8 关颖;;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未成年犯调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年02期

9 黄兴瑞;曾峗;孔一;;少年初犯预测研究——对浙江省少年初犯可能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6期

10 孔一;;少年再犯研究——对浙江省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小龙;;警务流程管理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路径[J];公安研究;2009年11期

2 唐经纬;周小玲;;论场域视阈下的群防群治制度[J];重庆与世界;2011年01期

3 崔会如;;社区矫正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庆功;张兆端;李传良;;公安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断想[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张悦海;;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李红;;计算机教育在公安教育中的地位及课程建设[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进;;对我国高等教育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6年06期

8 唐庆鹏;康丽丽;;新时期我国户改新思路:基于政策创新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0年12期

9 张成;;警察激励机制新路径:警察文化的完善[J];社科纵横;2011年02期

10 张海玲;;从财务舞弊看法务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田建华;杨尔雄;林虎安;陈亚平;;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岳新民;李志强;;法院加强司法会计鉴定的必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世军;李明亮;;论临床医生法医学理论学习的必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曾昭书;廖志钢;陈昆峰;李秀清;;NMDA-Ca~(2+)—NO路径与脑损伤及其法医学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6 赵莹;王世凡;;建立法医学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梁晓华;于卫建;胡荣花;;浅谈应用PCR-STR 16位点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鉴定亲子关系的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8 曾昭书;廖志钢;陈昆峰;李秀清;;NMDA-Ca~(2+)路径与脑损伤及其法医学应用(论述)[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汤锦军;王召忠;;人民法院司法鉴定的必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曾泽民;宁锦;;论司法鉴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我省出台“逮捕必要性 双向说明”条件实施意见[N];青海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建新邋实习生 秦亮;我省推行逮捕必要性说明制度[N];河南日报;2008年

3 章洪丰 杨树华;警犬幼犬社会化试点初获成功[N];人民公安报;2005年

4 倪林;浅谈海警部队建立社区警务制度的必要性[N];边防警察报;2008年

5 龚云胜;案件管理网络化的必要性[N];中国工商报;2005年

6 伍雪疆;基层工商部门在执法中 运用听证程序的必要性[N];中国工商报;2005年

7 胡建光 吴 鸣;论“大集中”实施方案中数据合并迁移的必要性[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郝彤辉 吴志军;加强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N];人民公安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三条路径治堵[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北京奥运会交通保障措施出台[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保臣;我国近五年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论少年犯罪与社区矫正[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炳旭;论劳动教养的改革与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3 徐为霞;司法鉴定标准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朱保刚;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文s,

本文编号:625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25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