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8-13 04:25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形象塑造 策略


【摘要】:近年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民数量也迅速的增加。网络已经成为表达民意和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尚不发达时期,因为民众没有一个可以表达意见和发布信息的途径,使得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却没有爆发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压力。但是现如今网络已经广泛普及,大家可以借助网络自由的发表意见、发泄不满情绪,对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进行监督和谴责。因此,如果某公共事件形成热点话题在网络上不断传播,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信息聚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和现实压力,极易引发“网络群体围观”,最终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断“管涌”,可否准确、有效地处置收集群体性事件,是对政府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能力的考验,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政府形象塑造。政府形象是政府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印象。良好的政府形象,既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又能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对政府工作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形象塑造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8-10
  •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8-9
  • 二、政府形象的研究现状9-10
  • 第二节 论文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0-12
  • 一、理论意义10-11
  • 二、现实意义11-12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2-13
  • 一、研究目的12
  • 二、研究内容12-13
  • 三、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3
  • 第四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13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性13-1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14-25
  •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关理论14-19
  •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涵义14-15
  •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负效应15-16
  •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16-19
  • 第二节 政府形象塑造的相关理论19-25
  • 一、政府形象的概念19-21
  • 二、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21-22
  • 三、塑造政府形象常用的方法22-25
  • (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2
  • (二) 借助媒体的影响力22-23
  • (三) 强化组织培训,提升公务人员自身形象23
  • (四) 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23-25
  •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困境及原因分析25-31
  •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25-26
  • 一、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25
  • 二、反应迟缓,信息披露不及时25
  • 三、置信度低,处置力度小25-26
  • 四、不善用媒体,忽视媒体作用26
  • 第二节 政府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失当的原因分析26-31
  • 一、体制、政策方面26-27
  • 二、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27-28
  • 三、社会现状方面的原因28-29
  • 四、政府工作人员的原因29-31
  • 第四章 塑造政府形象的应对策略31-39
  • 第一节 政府方面31-33
  • 一、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31-32
  • 二、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系统,迅速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32
  • 三、及时回应、持续表达,增加与网民的互动32-33
  • 四、注重公务员形象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的能力33
  • 第二节 媒体方面33-37
  • 一、确保公正、客观,发布可靠权威的信息34-35
  • 二、掌握网络媒体特征35
  • 三、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论,形成论坛领军性人物35-36
  • 四、科学控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36
  • 五、打击网络水军,引导网络推手36
  • 六、加强网络舆论监督,重视网络舆情发展中的蝴蝶效应36-37
  • 七、合理运用议程设置,发挥沉默螺旋的正效应37
  • 第三节 公众方面37-39
  • 一、提升网民信息素养,“消解”网络异化带来的负效应37-38
  • 二、提高公众的评论能力38
  • 三、寻求网络“悯弱”舆论的理性回归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燕;孙颖;;网络群体极化视阈下网民正义感的培养[J];电子政务;2012年07期

2 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9年07期

3 杨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理──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4年06期

4 方延明;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5期

5 李燕;孙颖;;网民正义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非理性的博弈及消解[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665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65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