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6:13
本文关键词: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问题研究
【摘要】:社会治安服务是治理社会治安问题所进行的一种活动。社会治安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公众多元、变化的实际需要,不但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治安服务除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二个公共产品特征外,还具有覆盖面广、投入成本高、特殊强制性、协作性以及供给效益难以评估等特征。要实现对社会治安服务的有效供给比一般公共产品复杂得多。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服务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基层群众组等共同参与的供给方式。政府在供给处于垄断地位,其他社会主体供给非常薄弱,成效不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治安服务供给的压力大幅增加,依靠政府大包大揽的供给方式,不但投入成本高,而且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不符合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打破政府部门垄断供给的格局,探索市场、基层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供给途径,是社会和公众共同的需要。因此,论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对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在构建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的改进措施,以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社会治安服务 公共产品 多元供给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0
- (一) 研究思路10
- (二) 研究方法10
- 三、研究综述10-13
- (一) 国外发展情况10-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四、创新与不足13-15
- (一) 论文的创新点13-14
- (二) 论文研究的难点和不足14-15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15-23
- 一、公共产品理论分析15-19
- (一) 公共产品的定义15
- (二) 公共产品的特征15-16
- (三) 公共产品的分类16-18
- (四) 公共产品的供给18-19
- 二、社会治安服务的概念界定19-22
- (一) 社会治安服务的涵义19-20
- (二) 社会治安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20-21
- (三) 社会治安服务的分类21-22
-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现状分析23-32
- 一、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的政府供给现状23-25
- 二、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的市场供给现状25-27
- 三、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基层群众组织参与现状27-28
- 四、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效益分析28-31
-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2-39
- 一、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32-36
- (一) 从政府部门供给主体角度的归纳32-34
- (二) 从市场供给主体角度的归纳34-35
- (三) 从基层群众组织参与角度的归纳35-36
- 二、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6-38
- (一) 从政府部门供给主体角度的分析36-37
- (二) 从市场供给主体角度的分析37
- (三) 从基层群众组织参与角度的分析37-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模型的建构分析39-48
- 一、建构社会治安服务多元供给模型39-41
- 二、多元供给模型中的政府供给41-43
- (一) 社会治安服务政府供给的运作过程41
- (二) 社会治安服务政府供给的运行机制41-42
- (三) 社会治安服务政府供给的路径选择42-43
- 三、多元供给模型中的市场供给43-45
- (一) 社会治安服务市场供给的可行性43
- (二) 社会治安服务市场供给的运行机制43-44
- (三) 社会治安服务市场供给的实现途径44-45
- 四、多元供给模型中的基层群众组织参与45-48
- (一) 基层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安服务的运行机制45-46
- (二) 基层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安服务方式46-48
- 第五章 基于多元供给模型的丽江市社会治安服务供给的改进48-54
-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48-51
- (一) 深化公安管理体制改革48
- (二) 合理定位公安职能48-49
- (三)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49
- (四) 实行科学绩效管理49-50
- (五)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50
- (六) 建立需求表达机制50-51
- (七) 有效配置警力资源51
- 二、完善市场制度路径51-52
- (一) 引入可竞争市场51
- (二) 放宽市场准入51-52
- (三) 有效进行规制和监管52
- 三、积极扶持和培育基层群众组织参与52-54
- (一) 党委政府要重视基层群众组织社会作用52-53
- (二) 建章立制推动基层群众组织发展53
- (三) 探索建立基层群众组织互利共赢新机制53
- (四) 鼓励公众参与推动公民社会发展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卿;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公安改革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郑孟望;邱煜;;美国警务民营化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胡建刚;;公共经济学视野下的治安服务多元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郑孟望;;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安服务的需求与供给[J];传承;2008年06期
5 程浩,管磊;对公共产品理论的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梁慧稳;;整体服务型警务模式构建——西方行政管理改革演进的视角[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郑孟望;;改进我国治安服务供给模式探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袁春瑛;;社会治安服务供给模式的理论思考——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分析视角[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孙彦彦;;全球公共品供给的筹资分析[J];价值工程;2013年11期
10 袁春瑛;李齐云;;交易费用视角下治安服务供给主体与作用边界的确定[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春瑛;社会治安服务有效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卫东;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7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1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