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中人身危险性理论适用探究
本文关键词:社区矫正中人身危险性理论适用探究
【摘要】:社区矫正制度与人身危险性理论息息相关,人身危险性意蕴下的"再犯可能性"直接关涉到社区矫正的实践运转与目标实现。在社区矫正中关注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既是确立社区矫正界限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行刑个别化原则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要求。国内外把人身危险性理论局限于对服刑人员的危险性评估及行刑中的分类管理,这一静态化、单向化的适用具有诸多弊端。基于人身危险性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与薄弱现状,应当从社区矫正前整体评估、矫正中分类管理、矫正后行为反馈三方面来践行人身危险性理论的运用前景。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区矫正 人身危险性 运用现状 运用展望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创新团队”资助课题“社区矫正人员发展权利保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社区矫正是我国近年来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备受重视的热点问题。社区矫正制度是指根据行为人的自身特点,特别是以人身危险性大小为依据,将不需要强制在监狱中执行刑罚的犯罪行为人安排至社区当中,它是刑罚的执行措施,是行刑与矫正的结合。由此可见,社区矫正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迪;;人身危险性概念评述及重构[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2期
2 赵永红;论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位[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3 游伟,陆建红;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4 宋伟卫,丁玉玲;人身危险性理论评析[J];河北法学;2004年11期
5 游伟;陆建红;;人身危险性的刑法功能[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4年01期
6 张柏胜,宋伟卫;论刑法学中的人身危险性[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汤笑然;;人身危险性概念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8 邬庆祥;刑释人员人身危险性的测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9 刘焕奇;;刑法学视角下人身危险性涵义辨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朝阳;;人身危险性研究的历史脉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先 詹水清;人身危险性的特征和现实表征[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徐杰;“可能犯新罪”应重点审查人身危险性[N];检察日报;2012年
3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石勇;浅谈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4 潘荣凯 向 志;浅析人身危险性对刑罚裁量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李宇先 詹水清;人身危险性理论影响刑罚的方式[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 刘晓山 崔同彦;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应注重人格审查制度[N];检察日报;2010年
7 杨文浩;量刑参考“心理报告”可以有[N];法制日报;2011年
8 翟中东;在定罪活动中应否考虑人格因素[N];法制日报;2004年
9 王俊杰;“心理报告”可以作为量刑参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通讯员 方兴宇 记者 殷骏;“再犯罪系数”影响对少年犯量刑[N];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伟卫;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人身危险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荣春;罪刑关系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18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1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