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聚居区推行社区矫正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凉山彝族社区矫正的试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彝族聚居区推行社区矫正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凉山彝族社区矫正的试点分析
【摘要】: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习惯、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决定了构建民族社区和推行社区矫正的差异性。彝族独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使其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选取凉山彝族社区矫正的试点进行实证研究,既考虑了社区矫正人员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也反映出社区矫正本土化、区域化的个性。在彝族聚居区推行社区矫正,不可忽视传统道德价值观和彝族法律文化的影响,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人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土社区资源优势,做出符合国情需求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作者单位】: 成都学院政治学院;
【关键词】: 彝族聚居区 社区矫正 凉山彝族 习惯法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社区矫正制度在彝族聚居区的试点与探索”(批准号:11XJC820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自2003年试点,到2009年全国推开,再到2011年刑法、刑事诉讼法将其正式确立为一项法律制度,已在我国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运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社区矫正都鲜有涉及。彝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虹;美国城市黑人聚居区的形成、现状及治理[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2 崔成男;;朝鲜族聚居区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民族;2009年08期
3 苏海红;;破解中国藏族聚居区贫困圈的政策建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王莉;崔凤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语言认同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拉毛措;鄂崇荣;朱学海;陈玉珊;;青海藏族聚居区实现长治久安的思考及对策[J];攀登;2011年03期
6 薛红焰;;关于藏族聚居区群众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士宏;;关于藏族聚居区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几个问题[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毋明;居民聚居区再不能这样做[J];甘肃消防;1997年09期
9 杨一一;;“二环”聚居区生态北碚首领三席[J];今日重庆;2011年12期
10 杨福泉;;抓科研为促进云南藏族聚居区安定和谐做贡献[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炳钊;;畲族从聚居民族变成散居民族的历史考察[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马绍荣;;后进彝区扶持和开发政策导向研究[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绍明;;四川藏区在西藏及其它藏区中率先发展的思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门市王浩镇人民政府 李敏;新农村聚居区建设的几点思考[N];南通日报;2008年
2 白林 李梁;西安现存最早的穆斯林聚居区开始进行保护性改造[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叶建平;四川加大藏族聚居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力度[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记者 马小雁;首届中国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暨藏族聚居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召开[N];青海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鄂崇荣;加强民族团结 推动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青海日报;2009年
6 陈二厚 赵晓辉;国家开发银行新举措支持西藏及4省藏族聚居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峨宣;峨山推进山苏群众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N];玉溪日报;2010年
8 峨宣;全力打好彝族山苏支系聚居区扶贫攻坚战[N];玉溪日报;2010年
9 峨宣;峨山推进彝族山苏支系聚居区扶贫攻坚工作[N];玉溪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商宇;主城“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敲定[N];重庆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红波;缅北华人聚居区调查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汪易山;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安防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3 谈娟;拆迁对传统回民聚居区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鹤;城市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更新规划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6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6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