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确定,社会主流价值观开始发生松动与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甚嚣尘上,尽可能获取财富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参照指标。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配套跟上,导致各级党委政府依然掌握大量社会资源。为谋取巨额私利,很多不法商人想方设法拉拢腐蚀党政领导。不少党政领导经受不住各种诱惑,怀揣侥幸心理开始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取利益,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职务犯罪呈现出蔓延趋势,逐渐向医疗、教育、中介等社会公益领域渗透。职务犯罪盛行,严重损害社会发展肌体,丧失人民对社会基本信任,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加剧党群与政群对立情绪。当今世界,预防已成为遏制职务犯罪的治本之策,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地区)通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笔者首先阐述了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概念和特征,探讨寻找预防职务犯罪对策存在的误区;其次,从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历程入手,分析当前预防职务犯罪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新加坡和香港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经验,提出全方位开展警示教育、加强预防国家层面立法、积极推动社会化预防、加大技术预防投入力度等四个预防对策,分别从思想、制度、社会、技术等四个层面就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以求能对进一步推动实务界和理论界重视对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从而促进国家反腐败尽快进入治本阶段。
【关键词】:预防 职务犯罪 对策进路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7.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8
- 一、预防职务犯罪对策内涵8-13
- (一) 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概念8
- (二) 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特征8-11
- 1、政治性9
- 2、实践性9-10
- 3、规范性10
- 4、社会性10-11
- (三) 探寻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误区11-13
- 1、过分强调道德教化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功效11
- 2、过分推崇打击对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11-12
- 3、具体操作可行的预防职务犯罪对策偏少12-13
- 二、预防职务犯罪发展概况13-19
- (一) 预防职务犯罪发展历程13-15
- 1、萌芽起步阶段13-14
- 2、开拓发展阶段14-15
- 3、全面加强阶段15
- (二) 预防职务犯罪发展现状及问题15-19
- 1、预防职务犯罪重视不够15-16
- 2、预防职务犯罪立法停滞16-17
- 3、预防职务犯罪群众基础薄弱17
- 4、强有力的预防工作措施缺乏17
- 5、技术性预防对策处于停滞不前状态17-19
- 三、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比较19-24
- (一) 新加坡探寻预防职务犯罪经验19-21
- 1、实行高薪养廉防止职务犯罪19-20
- 2、施行严厉刑罚惩治职务犯罪20-21
- 3、制定公务员行为准则21
- (二) 香港探寻地区预防职务犯罪经验21-24
- 1、建立独立精干的预防机构21-22
- 2、全方位开展预防警示教育22
- 3、建立多方参与的预防机制22-24
- 四、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进路24-33
- (一) 全方位开展警示宣传教育24-26
- 1、提升警示教育效果24-25
- 2、警示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25
- 3、提升警示教育实效性25
- 4、扩大警示教育范围25-26
- (二)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立法26-29
- 1、建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26-27
- 2、完善惩治职务犯罪法律结构27-28
- 3、制定专门特赦职务犯罪法律28-29
- (三) 推动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29-30
- 1、推动政风与民风良性互动29
- 2、建立预防志愿者制度29
- 3、引导媒体加强预防宣传29-30
- (四) 加大技术预防投入力度30-33
- 1、普及电子政务30-31
- 2、简化审批程序31-32
- 3、政府采购公开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道童;麻醉手段在暴力犯罪对策中的应用[J];警察技术;2001年03期
2 王牧;要用犯罪学的理论指导犯罪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倪强;打击防控“飞车劫夺”犯罪对策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王牧;;我国犯罪对策的战略选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3期
5 杨征;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第4次学术研讨会暨专委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开幕词[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上海市犯罪学学会2005年年会暨和谐社会与犯罪对策研究”研讨会日前举行[J];犯罪研究;2006年02期
7 臧建国;王新建;;新形势下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犯罪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张保平;;犯罪对策效度论——衡量犯罪控制对策科学性的一个观察视角[J];法治研究;2011年08期
9 张俊梅;;谈高校职务犯罪及防范对策[J];职大学报;2012年04期
10 陈春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对策研究[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糜琳娜;;浅析犯罪对策的含义——兼议“严打”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徐倩;;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卓翔;;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凤英 山西银佳后勤服务有限公司;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对策[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2 胡玲玲;预防农民犯罪的对策[N];江苏法制报;2012年
3 纪亚东 霍继朝;市领导对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N];秦皇岛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亮;两岸相互“取经”共商金融犯罪对策[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朱建华 王玲;遏制农村职务犯罪之思考[N];江苏法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宁华北;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2 姚献忠;预防重新犯罪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王榕;昆明地区预防公交车扒窃犯罪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66562.html